丈夫以铜为镜,能正衣冠;以史为镜,能知兴替;以人为镜,能明得失。那么我们的主人公继女王那拉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的妻子孝贤纯皇后去世;皇后去世,中宫虚悬。乾隆皇帝将时为“贵妃”的那拉氏建为“贵妃”,并命令其“拍摄六宫”,进入皇后的“试用期”。乾隆十五年,那拉氏被正式封为后,乾隆后宫正式进入那拉氏继皇后时期。
[img]267180[/img]
乾隆三十年来,乾隆皇帝开始了第四次南巡,包括那拉皇后和魏佳贵妃。南巡期间,乾隆皇帝与那拉皇后之间爆发了清朝历史上著名的“皇后矛盾”。乾隆皇帝虽然没有下令废除后,但下令收回继皇后“皇后、贵妃、贤贵妃、贤妃”的四张宝夹纸,相当于将其降为“妃子”。
乾隆三十一年,继那拉皇后去世后,乾隆皇帝下令销毁相关的肖像和文字记录。这位执掌乾隆后宫17年的皇后走进了历史的角落。
随着电视剧《如意传》和《颜夕宫物语》的流行,曾经被乾隆皇帝隐藏的继皇后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然而,《如意传》中的乌拉那拉·如意和《颜夕宫物语》中的惠发那拉·淑慎在家庭背景、人生轨迹、脾气和性格上都有很大的差异,这让人们无法分辨历史上的继皇后那拉是如何存在的!
[img]267181[/img]
那么,《如意传》和《颜夕宫物语》对“继皇后”的诠释哪个更贴近历史事实呢?
继皇后的背景
《如意传》中的如意是雍正皇帝的侄女——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的侄女,她和皇帝的四个儿子有着青梅竹马和黑暗的感情。《颜夕宫物语》中的淑慎是惠发那拉的。外戚的背景不仅不强,甚至处于八旗家族的中下游水平。
据《清史稿·后妃列传》记载,“乌拉那拉皇后,佐领那尔布之女。后事高宗潜居,为侧室福晋”;但根据《钦定八旗通志》和《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记载,继皇后的姓氏是“辉发那拉氏”。但在清朝更多的官方文献中,继皇后被记录为“那拉氏”。@ 后人一般称继皇后为“那拉氏”,至于是“辉发”还是“乌拉”还不确定。@ 《如意传》和《颜夕宫物语》对“继皇后”的姓氏设定没有错。
继皇后记载的《清皇室四谱》
历史上孝敬宪皇后的姓氏明确记载为“乌拉那拉氏”,出身“满洲正黄旗”;历史上的“继皇后”从“满洲镶蓝旗”升旗为“满洲正黄旗”。如果他们是侄子,他们必须属于同一面旗帜。孝敬宪皇后和继皇后不是侄子,甚至没有亲属关系。也就是说,《如意传》对继皇后背景的设定是错误的。
继皇后的生父那尔布,曾任八旗佐领,品秩正四。虽然他是世界上的职位,但他的地位并不高。乾隆十五年,那尔布因继皇后推恩被封为“一等承恩公”。@ 在《颜夕宫物语》中,那尔布死于那拉,被授予皇后称号后,时间设定明显错误。此外,两部电视剧对其“治水官员”的身份设定也是错误的。
总的来说,《如意传》和《颜夕宫物语》对继皇后背景的诠释是错误的!
继皇后后后宫晋升过程
根据《清史稿·后妃列传》的记载,我们可以大致总结继皇后那拉氏后宫的晋升过程:
雍正十二年,雍正皇帝指婚后,那拉氏嫁给了当时的宝亲王弘历,成为了侧福晋;
乾隆元年,宝亲王弘历登基成为乾隆皇帝,那拉氏被封为“贤妃”;
乾隆十年来,那拉氏被提升为“贤贵妃”;
乾隆十三年,那拉氏晋升为“皇妃”,摄六宫事,成为“准皇后”;
乾隆十五年,那拉氏被正式封为后;
乾隆三十年来,“皇后矛盾”爆发,继皇后被“不废而废”,进入冷宫,身边只剩下两个宫女;
乾隆三十一年,继皇后去世后,乾隆皇帝下令将其埋葬在妃园陵墓。
[img]267182[/img]
乾隆帝妃园陵墓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意传》和《颜夕宫物语》对继皇后宫位分晋升过程的诠释还是比较准确的。然而,在深宫长大,即使结婚后也没有离开宫殿分支机构的皇四子洪丽,也不可能和出身不高的那拉成为青梅竹马。在这方面,《颜夕宫物语》更接近历史事实。
继皇后“断发”的原因
据《清实录·高宗实录》记载,乾隆30年2月18日,继皇后陪同乾隆皇帝吃早餐,甚至得到了很多奖励;但晚餐时,继皇后消失了,被乾隆皇帝命令送回首都。换句话说,继皇后“断发”导致的“皇后矛盾”的爆发应该发生在白天,而不是《如意传》演绎的夜晚。
乾隆二十八年以来,乾隆皇帝的弟弟和亲王洪日开始管理正黄旗觉罗学,即正黄旗觉罗学校校长。此外,根据《清实录》、根据《日常生活登记》等官方文献的记载,乾隆30年的南巡中,和王根本没有开车。而且《颜夕宫物语》对和王密谋政变的情节演绎基本等于胡说八道。
据南京博物馆记载,乾隆皇帝在继皇后断发时不在现场。这两部电视剧对这一细节的处理并不准确,我们也不会纠结。我们只关注继皇后“断发”的真正原因。
继皇后在《如意传》中“断发”:劝阻乾隆皇帝沉迷于江南女性,事是人非,真情不再是主要原因。
继皇后在《延禧攻略》中“断发”:乾隆皇帝对自己的忽视是贵妃恩宠的主要原因。
根据《清实录·高宗实录》的记载,乾隆皇帝明确解释了继皇后“断发”的原因:
我恭敬皇后巡回江浙。在庆祝喜悦的时候,皇后的性格突然改变,不能在皇后之前恪尽孝道。与杭州相比,他的行为特别好,很正理,很疯狂。即使自己做头发,国俗也是最忌讳的,而对方却不顾一切。
[img]267183[/img]
当然,乾隆皇帝把皇后“断发”的原因归咎于“她疯了”,这一点也不令人信服。毕竟,他也亲自承认,“皇后自成立以来没有失德”。即使你突然疯了,也一定有很大的刺激,只有乾隆皇帝才能给予这种能让皇后疯狂的刺激。
继皇后“断发”发生在白天,即使乾隆皇帝真的沉迷于江南美,恐怕白天也不会光明正大。回宫后,贵妃立即被晋封为“皇妃”,成为后宫的实际主人。想必早在南巡期间,乾隆皇帝就制定了晋封计划。也就是说,乾隆皇帝在早餐或午餐时,很可能会当众提到将贵妃晋封为贵妃的决定,这无疑是对继皇后的挑战和侮辱,从而具体体现了继皇后“断发明志,与死搏斗”的表现。
从这个角度来看,《颜夕宫物语》中继皇后“断发”的原因似乎更接近历史。
总的来说,虽然《如意传》和《颜夕宫物语》对“继皇后”的诠释有不同程度的错误,但惠发那拉·淑慎似乎更接近真正的继皇后。但无论如何,这个被乾隆皇帝逼到“断发明志”的可怜女人,也被乾隆皇帝给予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不公平待遇,真的让人心寒,感叹“最无情的皇室”。
历史上真正的继皇后那拉氏是什么样的人?哪部影视剧更贴近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