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孝文帝的改革,
南北朝时期,统一了北方鲜卑北魏政权,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全面汉化改革,对促进民族融合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改革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
不幸的是,改革仅30年后,王朝就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尔朱荣、高欢和宇文泰相继崛起。曾经强大的北魏被分成两部分,并逐渐灭亡。
这两件事之间的间隔如此之近,以至于人们不得不产生这样的联想:北魏的灭亡是由汉化造成的吗?
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让我们先弄清楚这两件事本身是怎么回事。
[img]266592[/img]
什么是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所谓孝文帝汉化改革,实际上是指南北朝初期统一北方鲜卑政权北魏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甚至文化改革,基本采用全面汉化的模式。
公元494年,这一系列改革的高潮将首都从北方边境的平城迁至中原核心城市洛阳,然后将鲜卑贵族改为汉姓、籍贯改为洛阳(甚至死后不得埋葬在北方)、换汉装、禁胡语改说汉语等。
@ 事实上,当时北魏皇族的血统已经汉化了。例如,孝文帝的祖母和母亲都是汉族人,他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教育;迁都洛阳后,他提倡与卢、崔、郑、王、李等著名家庭通婚。政权中汉族的比例进一步提高,统治基础更加稳定。
[img]266593[/img]
北魏是如何灭亡的
公元500年,汉化运动达到高峰后,孝文帝英年早逝。随后,北魏贵族逐渐奢侈淫逸,争权夺利,相互倾诉日益严重,德高望重,被视为中流砥柱的清河王元毅也成了受害者。同时,由于政权内迁,北部地区鲜卑人的巢穴逐渐衰落。此外,政治腐败导致的分布不公平和严重剥削,原本用于防御柔软的六镇(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的各族士兵反叛了朝廷,并逐渐蔓延到中原各地。
在这个过程中,契胡人尔朱荣逐渐崛起,不仅镇压了各种起义军,还统一了北方,颇有曹操的色彩。然而,此时的北魏政权并不姓元。
不久之后,不愿意成为汉献帝孝庄皇帝,除了尔朱荣,但没有恢复军事力量;然后,宇文泰占领了西部,高欢占领了东部,他们把元氏作为傀儡皇帝,是西魏和东魏,两者视对方为死敌,不断战斗,北魏不复存在;不久,他们默认地废除了元氏,独立的门户,是北周和北齐。
[img]266594[/img]
汉化导致北魏快速灭亡不是吗?
汉化改革和北魏灭亡似乎有一些因果关系:汉化后腐败,导致六镇官兵不满,导致了摧毁北魏政权的轰轰烈烈的起义。
但这种观点太肤浅了。
@ 汉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在北魏统一北方之前,所谓的五胡十六国轮流出现;拓跋氏崛起后,依靠武力横行世界,对各民族人民实施了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社会矛盾不断加剧。政权稳定后,出于统治的需要,虽然民族矛盾日益缓和,但由于日益严重的剥削和压迫,农民起义逐年爆发。即使在孝文帝即位之初,北魏的社会矛盾也没有缓和的迹象。
在这种情况下,北魏政权作为一个以武力夺取世界的游牧民族,原本粗放的治理模式远远不能满足稳定统治的实际需要。我们可以立即赢得世界,我们必须使用中原先进的文化体系来治理世界。因此,在祖母的影响下,孝文帝拓跋宏(即元宏)以非凡的勇气果断地实施了全面的汉化。
[img]266595[/img]
孝文帝的改革使北魏在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也使北魏成为中原真正的政权;也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变化。
正如一些朋友所说,六镇起义是鲜卑人反对汉化的体现,还是汉化导致政权腐败?
不能这么简单的理解。
六镇起义既不是民族矛盾的体现,也不是汉化造成的腐败,本质上是阶级矛盾的爆发。
汉化前后,北魏政权的阶级矛盾日益严重。在封建农业时代,阶级矛盾的核心始终是围绕土地产生的经济问题。孝文帝改革的核心经济措施是实行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img]266596[/img]
然而,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孝文帝英年早逝,改革成果没有完全延续。争权夺利导致的政治腐败使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六镇起义的原因是各族人民对统治者的抵抗,他们的地位和剥削越来越严重。
政权腐败是汉化造成的吗?这种说法更牵强。没有监督的绝对权力是所有制度下腐败产生的最直接的土壤。北魏以前的少数民族政权都种植在这方面。无论是前赵、后赵、前燕、后燕,内部腐败和斗争都是政权灭亡的直接原因。
只有合理的制度才能避免封建王朝的快速结束。五胡十六国时期政权的快速变化是由于当权人依靠武力夺取了世界,但不能合理有效地管理世界。有鉴于此,孝文帝的改革希望彻底改变北方过去100年的政治生态,促进国家和解,恢复中原的稳定。
可以断言,没有孝文帝的改革,北魏也撑不了多久。
[img]266597[/img]
不幸的是,由于他“创业不到一半,中路崩溃”,新制度没有足够的时间健全成长,强大的北魏也没有继续下去。
后来,北周终于统一了。虽然有一些倒车措施,比如让鲜卑恢复旧姓,但这只是挂羊头卖狗肉;为北周奠定坚实基础的是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和以此为基础的政府军事制度;后人称之为“关龙集团”的贵族群体与孝文帝倡导的汉胡贵族通婚没有什么不同。没有孝文帝的改革,就没有北方的制度和文化统一,也没有隋唐盛世的民族融合。
孝文帝改革是什么样的? 北魏灭亡是因为汉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