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12月,苏州市太平军将领高永宽、吴贵文、王安军等八名将军谭绍光率先降清,降清2万余人。随后,淮军征服无锡,分兵两路。淮军程学启部一路进入浙江嘉兴、湖州,淮军刘明传部一路抵达常州西北部的陈都桥、羊头桥,准备进攻常州。太平天国历史上著名的常州保卫战也拉开了序幕。
[img]266441[/img]
常州位于江南和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北面是长江,南面是太湖,东面是东海,毗邻上海、南京和杭州。江南地理要冲,被称为“中吴要辅,八邑名都”。常州太平军守将有“陈斜眼”、被称为“陈狮子”的太平军猛将、护王陈坤书,带领8000多人坚守这座城市。广西桂平人陈坤书早年参加金田起义,浑号“陈斜眼”。作为太平天国殿前功曹副侍卫,驻安徽巢县,随后李秀成转战皖苏,参与摧毁“江北大营”。随后东征苏州、常州,陈坤书因功晋爵为求天义,晋升为殿后军将,并曾在苏州主持太平天国苏福省的军政事务。次年率部围宝山,攻镇江,又逼松江,任副掌率后军主将。在李秀成的指挥下,陈坤书因战斗勇猛,抄袭超越同列,军中号为“陈狮子”。1862年,陈坤书闻李秀成回苏州,因扰民畏罪走常州,贿封王。11月,陈坤书、林绍璋等人从天京出击失败,转而帮助无锡失败,坚守常州。
[img]266442[/img]
淮军连克太仓、常熟、昆山、苏州、无锡、淮军刘明传部于1863年冬季抵达常州城下。同时,常州西北奔牛镇太平军守将邵志伦投敌,常州西路交通被切断。1864年2月,李鸿章将戈登率“常胜军”从昆山出发,通过无锡攻宜兴,截断浙江太平军北援之路。三月,淮军克宜兴、溧阳守将降清,常州南路被敌人截断,此时常州城已被淮军团包围。3月8日,太平军常州守将陈坤书曾与自句容、丹阳来援的林绍璋、陈承琦等部援军合作,反击奔牛镇敌人,败归。4月22日,淮军水陆合作,占领了常州西南的陈渡桥,切断了太平军通金坛和丹阳之路。23日,常州城外重点全部丢失,太平军全部退入城内。
4月27日,常州大南门、小南门、北门城墙被淮军轰塌,太平军顽强抵抗,多次击退敌人冲锋。但随后淮军集中火炮猛轰城墙缺口,由缺口冲入。太平军与突入之敌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志王陈志书中炮阵亡后,陈坤书带领太平军剩下的士兵从小北门撤退到护王府,然后安扎石卡筑垒抗击。但由于寡不敌众,陈坤书手下的太平军全部战死,陈坤书受伤后被俘。李鸿章命令他斩首示众。临刑前,陈坤书说:“我想保守常州,以为金陵(南京)的角……但我做不到,只有忠诚。”清军把头挂在旗杆上威慑人。经过几十天的激战,淮军从太平军手中夺得常州。太平天国保护王陈坤书兄弟率领8000名士兵守卫婴城,与数万清军激战,最终全部战死,为“常州保卫战”。
太平军猛将陈坤书。揭示他传奇的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