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讲固伦恪靖公主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清朝统治时期,清政府为了与蒙古保持亲密关系,加强对蒙古各部门的统治,“婚姻”作为最有效的怀柔政策,一直受到统治者的喜爱。这种婚姻关系在维护北方边境和治理蒙古地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清朝皇帝中,除了没有女儿的同治、光绪和宣统外,其他皇帝都有女儿嫁给蒙古。康熙皇帝的九个女儿中有七个嫁给了蒙古,其中康熙皇帝的第六个女儿固伦恪靖公主可以说是一个代表。
[img]265975[/img]
康熙帝第六女,固伦恪靖公主,
生母郭络罗氏(宜妃郭络罗氏之妹)是四公主,康熙十八年(1679年)五月出生于紫禁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在深宫度过人生前十八年后,四公主被封为和硕公主。同年,康熙皇帝下令将公主嫁给博尔济吉特喀尔喀郡王敦多布多尔济(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第三代土谢图汗)。与其他公主不同的是,她没有哭,她知道自己的反抗是没有用的
在这里,她决定在丈夫家里做点什么。公主结婚前,清军在康熙29年乌兰布通战役中击败了准噶尔汗卡尔丹,但战后卡尔丹的实力仍然存在。直到康熙35年(1696年),康熙皇帝再次亲征,在昭莫多战役中再次击败了卡尔丹。卡尔丹于次年3月死于科布多。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固伦恪靖公主嫁给了喀尔喀蒙古。
[img]265976[/img]
公主嫁给喀尔喀蒙古后,喀尔喀三部全部附属,构成了清朝统一的地图。康熙皇帝不相信漠北,所以他把公主送到了归化城(现在是呼和浩特的老城区)。公主的政府是归化城的独立王国。它不仅不受归化将军和主管衙门的管辖,而且将军和主管还必须向她跪下来打招呼。此外,她还有权参政,有义务代表蒙古皇帝监督国家。公主也摆脱了家务的范围,真正加入了政治决策。从此,她也被称为“海蚌公主”(“海蚌”是满语,汉译为“参谋”。、"议事")。28岁时,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被封为和硕恪靖公主。康熙48年,经公主允许,制定了《喀尔喀三旗法规》,并报康熙皇帝批准。这项法律法规已成为喀尔喀蒙古各部门的行为准则,整个外蒙古也被清政府直接管辖。
雍正二年(1724年),晋封为固伦恪靖公主,雍正十三年(1735年),时年五十七岁。固伦恪靖公主是喀尔喀蒙古(外蒙古)内附后第一个结婚的公主。嫁给外蒙古后,她不仅把自己的身体和终身幸福作为连接满蒙的纽带,而且把整个外蒙古置于清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也开启了清外婚姻的序幕。
康熙的第六个女儿揭露了固伦恪靖公主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