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带你去追求历史上真实的朱文圭,去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迪的军队渡过长江,逼迫南京城下。曹国公李景龙和顾王朱开了金川门,南京城陷,宫中火起。建文皇帝朱云文不知所措,他的皇后马自焚而死。朱迪入主南京后,首先是大封有功的“靖难之臣”,封张玉、朱能等都是公爵,同时开始清算建文帝的老臣,齐泰、黄子澄等大臣都被处死并杀,方孝儒、景清两人都被处死并杀。朱迪当然不会放过建文帝的兄弟子女。他先是建文帝的两个弟弟
吴王朱云云和鲁王朱云云被召入首都,以无法纠正文帝和怨恨为由被废为普通人,囚禁凤阳。他们最终都死在了禁所里。朱云文的同母弟衡王朱云云暂时被保留了生命,但这不是朱迪的仁慈,而是他奉义文王子的祭祀(即朱彪)。在所有人的口中,朱云云和母亲住在父亲的陵园里,但他整天都很害怕。仅仅几年后,一场不知名的大火烧毁了鲁王的住所,鲁王和他的母亲一起死亡。接下来是建文帝的孩子们。
[img]265911[/img]
建文帝朱云文在位四年,有两个儿子。长子朱文奎在建文第一年被列为王子。当朱迪的军队进入南京时,朱文奎和他的父亲朱云文一起消失了(或死于宫中的大火)。第二个儿子朱文圭当时只有两岁,但一心想斩草除根的朱迪想把他除掉,这时被称为“黑衣宰相”的姚广孝提出了异议。他认为,现在是世界上最初的决定。当他开始兵役时,他以“奉天靖难”(即清君侧,靖国难)的名义杀死了建文帝唯一活着的年轻儿子。恐怕世界是咄咄逼人的。如果你想质疑朱迪的错误地位,你应该先留下来。于是两岁的朱文圭被送到凤阳高墙广安宫圈禁止。虽然凤阳高墙叫高墙,但它本身就是一座监狱。当然,能进监狱的不是普通人,而是大明朝的宗室贵族——也就是各地犯了大明王法,受到朝廷惩罚的宗室。高墙外有深沟,四角有门楼敌台,平日关门,凤阳守卫太监收掌钥匙。不仅如此,明廷在凤阳为数不多的守卫部队中专门设立了一支守卫高墙的军队,称为“高墙军”。高墙终身囚禁许多罪行较重的罪宗,有的甚至几代人都不能自由。
[img]265912[/img]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两岁的朱文圭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了几十年。他每天只能看到冰冷的墙壁和头顶上的四面天空。自由对像他这样的人来说太奢侈了。如果没有意外,他会死在这个禁所里,甚至埋在这里。二十年过去了,三十年过去了,五十年过去了,大明的皇帝一个接一个地去世了,但高墙上的生活依然日复一日。此时朱棣早已死亡,他的孙子宣宗朱瞻基也已死亡。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在石亨、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的支持下,被软禁八年的明英宗朱祁镇在南宫复位。再次夺得王位的英宗突然想起了关在凤阳的建民朱文圭。他对同样被幽禁的建臣感到同情,不忍再囚禁建臣,意愿释放。有一天,他对首辅李贤说:“亲亲之意,实在受不了。李贤忍不住称赞这一点:“这尧,舜之心也是。明英宗当天即奏请太后释放建臣人,英宗周围的人担心释放建臣人会发生变化,明英宗说“有命运的人,让自己去做”。英宗命令在凤阳为建民盖房子,让他们自由出入,为建民娶妻,以续儿子,并派人照顾建民的日常生活。
就这样,被高墙囚禁54年后,朱文圭获得了自由,但此时他已经老了。听说自己被释放后,他又悲又喜,说没想到圣恩会这样。朝廷每月命令分公司和朱文圭食用25块石头、30斤柴火和300斤木炭供其生活使用,以及20个(守门人)和10多个妾供其驱使。由于朱文圭从小就被囚禁,无法与外界接触,被释放时连牛马都不认识,不久就死了。南明时期,朱文圭被追溯为润怀王。
被高墙圈禁止55年,揭露朱文圭的最终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