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崇祯不南迁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img]264611[/img]
为什么崇祯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之前没有南迁?这是多方面原因的结果。
首先,从明朝的历史经验来看,北京曾多次被围攻,包括瓦拉和皇太极,但最终未能突破北京。在秦王的援军到来之前,皇太极和皇太极都主动撤离。
这一历史记录将给当时崇祯君臣一个强烈的心理暗示。即使你李自成真的来了,即使朝廷无法在北京城下歼灭李自成,只要你闭门守卫,李自成也无法进入北京,防守也没有问题。@ 主观上,崇祯君臣当时并不想跑步,至少他们不认为自己已经到了跑步的地步。
[img]264612[/img]
第二,李自成从洛阳出发,一路经过太原、大同和宣府。当地警卫直接投降,基本上没有抵抗。李自成的叛军没有表现出特别强大的围攻能力,但他们有很强的野战能力。北京的崇祯君臣认为,李自成可能无法突破北京。
此外,在崇祯君臣看来,李自成的一系列军事行动都是侵略者,并不意味着他开始努力管理和占领一个地方。基本上,他们在突破后被掠夺,很快就被撤离了。换句话说,崇祯君臣认为,李自成来北京的目标不一定是突破北京,俘获达官贵人,而是试探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北京坚决抵制,李自成自然会知难而退。
[img]264613[/img]
@ 也就是说,有人一直说明朝有“天子守边疆”的传统,敌人兵临城时还没有逃跑。此外,崇祯是一位特别爱面子的皇帝。他不想主动提出这个想法,但希望大臣们能先提出来,看看朝臣们的意见。
但从大臣的角度来看,兵部尚书陈新甲泄露了崇祯准备与后金和解的消息,造成了舆论压力。最后,崇祯皇帝拒绝承担责任,杀死了陈新甲对舆论的责任。当然,这件事给了别人一个非常重要的灵感。即使皇帝想做什么,他也应该让皇帝自己说。如果别人不能说,他可能会为皇帝承担责任。@ 即使满朝文武都觉得自己可以避开风头,他们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img]264614[/img]
第四,从崇祯君臣各自的利益来看,在朝廷辽东工资紧张之前,崇祯要求大臣捐款。大臣们痛哭流涕,说他们很诚实,没有钱捐款,崇祯本人拒绝支付他们的小金库,@ 君臣之间不仅完全离心,而且处于非常不信任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从朝臣的角度来看,如果你真的想南迁,大量的朝臣必须陪同,在北京努力积累的所有家庭财产都将被抛弃。不幸的是,只要他们坚持不南迁,他们就会留在北京。即使李自成进入北京,他也必须吸引这些人,他们的家庭财产仍然可以保留。@ 他们都愿意投降。不管怎样,这个国家是皇帝。他们只是打工仔。谁不打工?
[img]264615[/img]
第五,就当时北京的守城能力而言,崇祯君臣的判断没有什么大问题。李自成用不了多久就在北京周围抢劫了,就撤走了。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北京出了叛徒,主动打开城门,投降了李自成。
当李自成进入城市时,崇祯皇帝下定决心要突破,并将王子托付给亲戚,并特意安排他的叔叔召集家丁护送陪同。结果,他的叔叔答应得很好,但当他到达时,他直接说他根本没有能力保护崇祯的突破,这相当于坑崇祯。当时,如果崇祯能有数百名死士护送他,冲出混乱的军队,这并非完全不可能。
崇祯不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没必要还是不想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