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司马懿夺权成功后 为什么司马懿不称帝?

司马懿不称帝,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终于在晋朝,曹魏成熟的果实被司马氏摘下。

[img]264548[/img]

曹操父子创立的魏国,从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登基到266年曹丕被迫将禅位给司马氏,持续了46年。如果从曹丕开始,魏国有5位皇帝40多年,但只有前三位有实权。从曹芳开始,他基本上无法控制政府,权力逐渐下降。

公元249年,从官员到魏国太傅的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事件,彻底根除了曹爽领导的曹氏家族及其朝代势力,杀害和逮捕了5000多名受害者。司马懿完全控制了魏的军政权力。在接下来的十年里,魏的实权掌握在司马家族手中,曹魏名存实亡。

[img]264549[/img]

曹爽剧照

司马懿成功发动政变源于曹丕。曹操去世时,他告诉曹丕,司马懿有才华,但需要小心。司马懿的军事功绩很高。为了稳定皇位,得到高级门阀士族的支持,曹丕代汉称帝,实施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这是一件好事。新皇帝登基想要取得一些成就是正常的,但曹丕有几个不好的举动。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虽然曹操没有成为皇帝,但他一直掌握着权力。虽然他引起了一些门阀和士族的反对和攻击,但曹操总是掌握着实权,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你反对,你就会反对。如果你太多,你会直接点击,这样很多氏族就会安定下来。但曹丕,没有军事成就,朝鲜的威望也是他父亲曹操留下的。我不知道他是否有点内疚取代了汉朝,并迅速吸引了这些官员的门阀。曹丕很快颁布了《九级官员法》,即九级官员法,作为国家选拔制度。基本标准是什么?首先是家庭背景,然后是道德,最后是道德。说白了,你家境大,门高基本可以当官,甚至可以通过特殊渠道直接录取。这和他父亲曹操的唯才是举简直是天壤之别。此时司马家族可谓氏族大家,成为这项法律的直接受益者。

[img]264550[/img]

第二个不好的举动是,曹丕成为皇帝后,对曹氏家族的许多人缺乏信任,导致他清理了家族内部。例如,那些曾经支持曹植的人首先被清理干净,夏侯家族也不例外。最后,曹丕也体弱多病。临终前,他把曹睿托在司马懿身上,完全忘记了曹操的建议:“司马懿不是大臣,所以他必须预防你的家庭事务。”也就是说,司马懿雄心勃,不愿意做大臣,会干涉你的家庭事务和国家事务。不得不说曹操看人还是很准的,这也说明曹操不忍杀司马懿,否则他会提前点击。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儿子曹睿死得更早,甚至孤独于司马懿。

[img]264551[/img]

然而,无论如何,曹丕还是曹睿对司马懿都非常谨慎。托孤大臣不仅是司马懿,还有曹休、曹珍、曹爽等曹氏家族。事实上,司马懿根本没有实权。但司马懿待机时间长。皇帝和其他托孤大臣都关掉了电池,浪费了电池。司马懿还有半格电。此外,司马懿的军队非常有威望,他们的实权也逐渐掌握。

魏明帝去世后,司马懿可能没有反感。毕竟,曹当时仍然拥有大部分权力,特别是首都的禁军掌握在将军曹爽手中,政治力量仍然平衡。然而,曹爽急于架空司马懿,夺取他的兵权。司马懿不得不撤退,主动放弃兵权,即雍凉地区10多万兵马和部分皇宫守军。然后他在家里生病了。这时,曹爽太咄咄逼人了,在朝中树敌,慢慢失去了威望。假装生病的司马懿让儿子秘密抚养3000名精英死者。也许司马懿慢慢反感了。他最想摆脱的是曹爽。至于他是否想直接废除曹魏,目前尚不清楚。然后司马发动了高平陵事件,一举消灭了曹爽等人,从而完全掌握了曹魏的权力。

作者认为司马懿的盲目宽容不仅是为了撤退,更是为了保护自己,是为了保护司马家族,但曹爽一步一步地强迫,他没有办法撤退,即使没有军事权力曹爽仍然提防他,所以在高平陵直接摆脱你,这是合理的。如果这也是他儿子的事,司马懿最多为他的儿子铺平了一些道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你被迫进入角落,你可能会被摧毁吗?你会先开始除掉对方吗?

一切都是猜测,历史终究是历史!后人对当时的情况一无所知。


司马懿夺权成功后 为什么司马懿不称帝?司马懿夺权成功后 为什么司马懿不称帝?

,,,,,,

  • 秦朗作为曹操的继子,曾经破坏了鲜卑十万的铁骑权
  • 在《三国演义》第102回中,出现了一个名叫秦朗的人物。在小说中,他称这个人为魏国的前将军,并带领军队与司马懿一起与诸葛亮...

  • 解密:为什么三国著名谋士徐舒进曹营一言不发?
  •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 英雄招聘人才,志士选择明主,这有点像现在一些单位的双向选择。 好处是打破铁饭碗,有前途。显然,徐...

  • 蒋琬简介 蜀汉治理政治事务的最高负责人蒋琏生平
  • 蒋琬(?—246年),汉族,零陵湘乡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当刘备第一次进入蜀国时,他被任命为广都长。后来,不理政事激怒...

  • 三国唯一的战神父子:孙坚和孙策驰骋江东
  • 乱世三国时期,英勇的战神很多,但战神有多短命,吕布死了。关羽、张飞等人虽然有后代,但后代与前辈的武力值相比打折太多,...

  • 凌统简介 三国时期,东吴顶梁柱偏将军凌统生活
  • 凌统(189-237,一说217),吴郡余杭(今浙江余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名气少,为人有国士之风,在多次战役中表...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