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圣宗耶律隆绪(公元972年1月16日)~1031年6月25日),契丹名耶律文殊奴,辽朝第六位皇帝(983-1031年)。辽景宗耶律贤长子。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乾亨四年(982年)后代为皇帝,改元统和,改国名契丹。母承天皇太后萧绰奉诏摄政。室芳、韩德让和耶律斜云、耶律休哥等以为辅助,与契丹贵族合作,任用汉人医生,积极整治弊甲,改革法律。统和四年(986年)辽军大败宋北伐之师,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亲征,屡败宋军订立“禅渊之盟”。两朝各守旧界。一百多年后,辽宋没有发生战争。为了遏制宋朝,对党的项目采取了拉拢政策。
[img]264402[/img]
统和27年(1009年)正式亲政。统和在位期间,实行内部改革,大力整顿官治,任贤祛邪,模仿唐制,开科取士。加强汉族在统治集团中的成分和作用。使契丹达到顶峰。实行联合党项抗击宋朝的政策,向周边地区扩张。
他精射法,小音律,好画。他的作品有100多首曲达。汉文化修养颇高,历史上被称为“道、佛二教,都洞彻其宗旨”。1031年死亡,葬庆陵。
人物生平
只有一位中国古代皇帝得到了“圣宗”这个庙号,他就是辽圣宗耶律隆绪。
与电影和电视作品中出现率最高的“明星皇帝”康熙相比,耶律隆绪真的没有存在感,几乎被忽视。但他可以得到“圣人”的寺庙名称,这足以表明他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君主,有相当强大的力量。
耶律隆绪出生于公元972年,死于1031年,是辽朝第六位皇帝(983年至1031年在位)。他自己的名气真的很小,但说到他的母亲,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知”。他的母亲是杨家将的头号敌人,与杨家斗争了几十年的“萧太后”萧绰。
耶律隆绪即位时年仅11岁,因此大权掌握在母萧太后手中。萧太后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在政治上:政治上,改革,中国化,缓解民族矛盾,使辽进入封建社会;军事上,打败宋太宗雍西北伐,迫使北宋进入防御,虽然禅元联盟失败,但通过外交手段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辽的利益。萧太后非常重视耶律隆绪的教育。在这样一位优秀母亲的教育下,耶律隆绪确实受益匪浅,成长为辽圣宗。
[img]264403[/img]
耶律隆绪在位48年,是辽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至少有以下因素可以被后代称为“圣”:
一是维持禅渊之盟,确保宋辽100多年的和平局面。
耶律隆绪亲政后,他很好地执行了母亲与北宋王朝签署的禅源联盟,不再大规模派兵到宋朝。两国互惠,经常派使者。即使辽朝边境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到边境救济。
更夸张的是,根据《宋史》和《辽史》的记载,宋真宗去世的消息传到辽国后,辽圣宗“集藏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都是沾鼻涕”。前敌国皇帝去世后,耶律隆绪居然带着各族大臣集体哀悼,后宫妃以下的人都哭了。这给了两国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平局面,以辽圣宗为起点,持续了100多年。宋辽鼎盛时期都出现在这一时期(北宋仁宗之治,辽朝太平之治)。
辽朝第六位皇帝,辽圣宗耶律隆绪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