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郭威的传位,
似乎很难评价一个皇帝在五代十国的乱世是否贤明。
没办法,到处都在打仗,国家一个个换,老百姓恐怕都搞不清楚脚下有多少人统治过这片土地。
[img]264168[/img]
这一时期诞生的皇帝大多是武帝。没有他,习武的人很容易救命。
后来,周太祖郭伟非常倒霉。在乱世中,他救了自己的命,却没有救儿子,所以他决定把王位传给与自己无关的侄子。
被皇帝怀疑,家人没有幸免。
郭威原本是后汉的重臣,为后汉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不久之后,后汉开国皇帝刘志远去世了。在继位的刘承佑眼里,郭威是一颗拔不掉的钉子。
没有他,功高震主。
刘承佑没有其他能力。我怀疑大臣们玩得很开心。后汉在乱世中能够站稳脚跟,基本上取决于郭威的征服。刘承佑不知道该怎么想。如果郭威死了,谁来保护这个国家?
[img]264169[/img]
要袅袅来说,这个刘承佑还不如那个扶不起来的刘禅,至少刘禅不会在后面给诸葛亮拉后腿。
刘承佑在政治斗争方面水平不高。如果他欺骗郭威,他就抓住了郭威在北京的所有家庭成员,杀死了他们所有的儿子,包括当时还在襁褓中的儿子。
郭威非常生气,不忍心,直接带兵进京城,路上屠杀了逃跑的刘承佑,迫使太后让他“监督国家”,第二年正式成为皇帝,成立后周。
不想生儿子,传给侄子
事实上,郭威在称帝时并不老,只有47岁,正是当打之年,完全可以再生几个儿子来继承皇位。
[img]264170[/img]
但在乱世,郭威的危机意识也很强。
当了皇帝后,他也非常节俭,注意减轻人民的负担,安抚民生。但与此同时,他也强烈意识到,他不应该等到他未来的儿子长大。
在乱世中,一个软弱的幼主会面对什么?我们无法想象。
弓没有回头箭。既然你成了皇帝,你就应该成为一个好人。把这个国家交给一个几岁的孩子,不仅是对自己的努力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人民不负责任。
[img]264171[/img]
于是临终前,郭威把国佐交给了自己的养子,柴皇后的侄子柴荣。
柴荣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了解社会情况,而且在政治上有所作为。郭伟可以放心,把国家交给柴荣。
柴荣没有辜负养父和叔叔的期望,被后世史学家称赞为“神武雄略,是一代英雄”。
不幸的是,柴荣也没有长寿。他在位六年,只活到39岁就去世了。继位的小皇帝只有7岁。果然,他失去了国佐。毕竟,郭伟的努力白费了。
为什么郭威传给柴荣? 事实证明,他确实是一个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