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宋仁宗堪称仁之甚,死后连邻国皇帝都为他建立了衣冠冢

你喜欢宋仁宗赵真的故事吗?今天给大家详细解读~

在中国古代,王侯将相去世后,会有一个死后的头衔来概括他的一生,皇帝死后会有一个寺庙头衔。这个寺庙头衔也是判断皇帝一生是非的标准。

其中,“仁”庙号是对皇帝的高度评价。历史上有四位皇帝被称为“仁宗”庙号,分别是宋仁宗赵真、元仁宗波儿、明仁宗朱高炽、清仁宗爱新觉罗(yóng
yǎn)。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仁宗”皇帝宋仁宗赵真是仁之甚至。他死后,连邻国皇帝都感激他的仁慈,为他建了一座衣冠冢来纪念他。

[img]262949[/img]

宋仁宗剧照

宋仁宗赵真是宋朝的第四任皇帝,宋真宗赵环的第六个儿子,才华横溢,聪明才智。他九岁时被任命为皇太子,13岁时成为皇帝,23岁时开始执政。在他的执政生涯中,他致力于外部追求和平,内部大力发展经济。在他的统治期间,他是宋朝最富有、政治最清明、人民生活最好的时代。

宋仁宗继位之初,年轻时,皇太后刘垂幕听政。直到皇太后去世,赵真才开始夺取权力。后人对宋仁宗的评价不仅是“仁”,也是“孝”。宋仁宗的“孝”也闻名于世。

宋仁宗亲政后,他对现状并不满意。年富力强时,他重用范仲淹、欧阳修、富碧等能臣良将,对内进行土地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土地兼并现象带来的人民生活困难的后果,裁员冗员,精简官员,鼓励农村商业,为宋代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宋仁宗在位期间,宋仁宗为宋代农民起义最少、对外战争最少、人民生活最富裕做出了巨大贡献。

@ 宋仁宗的“仁”不仅体现在他的政治处理上,毕竟,作为一个皇帝,有些事情不需要自己做,如果一切都是自己做的,不仅不会带来好的结果,而且会到处受到限制。

@ 宋仁宗非常信任他的大臣。他给了大臣很高的权利,把权力大大下放给了文官集团,让范仲淹等人放手,才出现了庆历新政“仁宗盛世”的局面。

宋仁宗的宽容不仅体现在下放大臣的权力上,而且对周围的人也非常宽容。包拯曾经责骂过一名政治家和宋仁宗,但后来,宋仁宗不仅没有责怪他,而且还赞扬了他。可以说,宋仁宗时期是宋朝最和谐的时代。

[img]262950[/img]

不但对大臣表现出宽容,对身边的宫女太监,众人也表现出他一贯的仁慈。

有一次,宋仁宗在院子里散步,但没过多久他就环顾四周,表现得很奇怪,周围的人也不敢多问,只能默默地跟着他。

回到宿舍后,宋仁宗赶紧让一个妃子给他倒水。这个妃子奇怪地问他:“为什么官家不让身边的人给你倒水?”

宋仁宗回答说:“我刚回头看了好几次,发现太监们没有带水壶。如果我向他们要水,他们没有,他们肯定会受到太监的惩罚。我只能忍受,来找你喝水。”

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宋仁宗对周围的人非常宽容。即使是地位最低的宫女太监,宋仁宗也不忍心让他们受到惩罚。“仁宗”的名字真是名副其实。

据《宋史》记载,宋仁宗去世后,“京师(汴梁)罢市巷哭了好几天,尽管乞丐和孩子们都在大内之前烧纸钱哭。”

宋仁宗死后,宋朝举国哀悼。全国各地的人民都很孝顺,甚至街上的乞丐也在哭泣。当时,一名官员走到剑阁,发现四川和蜀国的人们都穿着白布为他们哀悼。由此可见,宋仁宗是多么受欢迎。

宋仁宗去世的消息传到辽国,辽国皇帝耶律洪基的脸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叹了口气:“42年不知兵革了。”然后他哭了,甚至在辽国为赵真建了一座衣冠冢来表达他的哀悼。此后,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img]262951[/img]

做皇帝能做到这一点,能仁爱到把世人感动到这一点,赵真的不愧千古第一仁君的称号啊!

要知道,在檀渊之盟之前,辽宋连年作战,彼此都是敌国。连敌国皇帝都要立衣冠冢来纪念宋仁宗。可见他们的仁,连敌国皇帝都被感动了。

宋仁宗在位期间,对外和平发展,对内鼓励生产,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宋史称赞:“传说:‘为君,止于仁。’皇帝是真诚的。”


宋仁宗堪称仁之甚,死后连邻国皇帝都为他建立了衣冠冢宋仁宗堪称仁之甚,死后连邻国皇帝都为他建立了衣冠冢

,,,,,,,

  • 高平战争的小细节:宋太祖赵匡胤几乎死在战场上
  • 高平之战是北汉与后周之间的一场战役,后周大胜。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柴荣继位后不久,北汉刘崇和辽国乘飞机南下,计划在...

  • 石守信为何堕落?石守信的堕落与赵匡胤有关吗
  • 因“杯酒释兵权”事件而留名青史的北宋名将石守信,曾是后周禁军的主要将领之一,在抗击北汉和征伐南唐的众多战役中屡立功勋。...

  • 北宋大臣黄潜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黄潜善
  •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符三年(1100年)...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为什么包公包庇通奸犯?大清官断案讲法理也讲道理
  • 包拯(999年5月28日至1062年7月3日)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著称。进士五年(1027年)仁宗天圣。对...

  • 宋太祖暴死谜雾是情杀?还是权利的争夺而死的
  • 在历史中为了皇位,可以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只为了那无上的皇位。在历史上有个朝代定了一个兄终弟继的规矩,这就造成一位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