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起小明王,总会想起电视里的那个,就得给大家详细说说。
众所周知,朱元璋在夺取世界的过程中,支持的政权一直是小明王的龙凤政权。1366年5月,朱元璋消灭陈友谅后,准备带领军队与张士诚决一死战。于是派廖永忠去接小明王,这是元末大宋政权建立的君主。早年,他的父亲韩山童被称为宋徽宗的八世孙,而刘福通则是南宋中兴四大名将之一刘光世的后代。朱元璋用的是他的年号,等廖永忠带小明王到瓜江渡口,突然船翻了。第一:小明王死于故意谋杀,廖永忠等人早年的一些经历
[img]262561[/img]
1:所有的疑问都指向廖永忠,据说是故意谋杀
要知道当时不是汛期,船不太可能触礁。第二个疑问是廖永忠为什么舍近求远,不走浦口,走瓜江渡。为什么要多走几百英里?最合理的解释是,他对瓜江渡口比较熟悉,便于准备。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小明王的死是故意谋杀,凶手是廖永忠。这些疑点都集中在廖永忠身上,他有能力犯罪。他一直是朱元璋手下的水军元帅,熟悉船只,嫌疑最大。
2:廖永忠早年的一些经历,兄弟俩跟随朱元璋
廖永忠兄弟在决定参军之前,被红巾军号召。他们投奔朱元璋后,在与张士诚的战斗中,哥哥不幸死于战场。廖永忠继续战斗,朱元璋有了水军。他是朱元璋最信任的水军元帅,所以他把接小明王的重任交给了他。
[img]262562[/img]
3:廖永忠本人没有勇气杀死小明王,背后有权势的指示,所有的疑虑都指向朱元璋
廖永忠杀死了小明王,并指出了他所有的疑虑,这似乎有点不合理。背后一定有一个强有力的指示,小明王的死对谁最有利?那一定是朱元璋,所以杀死小明王的矛头指向了老朱。他应该帮助小明王作为臣子。小明王死后的第二年取消了宋朝,建立了明朝。目标明确,取而代之。
4:朱元璋没有犯罪的动机,老朱大可以借助别人的手
很多人把小明王之死背后的主谋指向朱元璋,但是借刀杀人不是比这个动作更聪明吗?两年前,张士诚派人攻打安丰,刘福通战死。小明王派人向朱元璋求助,当时谋臣刘伯温坚决不同意。但朱元璋说:“对臣子最重要的是忠诚,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跟着他。最后,朱元璋救了小明王,暂时把他安置在滁州。第二:小明王的傀儡经历,可怜的生活被别人控制
1:韩山童刘福通起义失败,韩山童被杀,刘福通支持韩林儿,实际上成了傀儡
众所周知,1352年发生了一件事,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红巾军起义,动摇了元朝的统治。但他们还没来得及号召群众,朝廷派军队镇压,韩山童在这场战斗中牺牲。刘福通带领一些人拼命逃离重围。于是帮助韩山童的韩林儿为小明王,自己当宰相。估计他的威望不够,但大宋龙凤政权的皇帝其实是刘福通,小明王只是个傀儡。
[img]262563[/img]
2:朱元璋属于龙凤政权,刘福通一死,小明王的龙凤政权实际灭亡
郭子兴原本是白莲教徒,所以他以小明王为皇帝,他是龙凤政权的臣子。郭子兴去世后不久,小明王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元帅。朱元璋成为左副元帅和三把手。但大多数军队都是从朱元璋开始的。他实际上是最高领导人。不久,郭天叙和张天佑赢得了元军的战略,并被陈野设计杀害。
朱元璋成了独一无二的军事指挥官,小明王任命朱元璋为江南等行中书省丞相,江南全体领导。在刘福通北伐的过程中,大部分将领都没有齐心协力,导致北伐功亏一篑,本人也因此战死。朱元璋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前往安丰救小明王。事实上,龙凤政权此时名存实亡,小明王从刘福通变成了朱元璋的傀儡。第三:谁应该对小明王的死负责?溺水案的主谋有争议
1:有人怀疑李善长暗中指示廖永忠
朱元璋曾经说过:“廖永忠打仗很勇敢,是个奇怪的人。”然而,指示信任的儒生猜测我的意思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头衔,但我不会让你成功。这暗示了杀死小明王的动机。有人猜测儒生是李善长。但他喜欢法国,从事经济生产活动,而不是儒生。
[img]262564[/img]
2:刘伯温看不起小明王,他的嫌疑最大
还有人怀疑是刘伯温,他确实是儒生。一是考入元代进士,管理科举;二是深受朱元璋信任,经常把他比作汉初的张亮。刘伯温也有条件;第三是鄙视小明王。朱元璋从安丰接小明王的时候,很多人都跪了下来,但是刘伯温没有跪下。他还暗暗说自己是傀儡,朱元璋也没怎么怪他。
无论谁是杀害小明王的策划人,我个人认为朱元璋和刘伯温的嫌疑最大。怀疑前者的原因是他想勒索皇帝,让诸侯向曹操学习。当时机成熟时,他会派人杀了他。事实证明,朱元璋比小明王更适合在这个乱世中生存,成为一个好皇帝。
为什么小明王韩林儿会溺死?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