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王子,很多人可能会羡慕:他们既没有世界的负担,也有各种各样的皇室特权,只要他们没有争夺最高权力的野心,想要得到一个好的结局就不是问题。但事实上,王子们的命运是相当悲惨的。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他们是“不幸出生在皇室”。即使他们的心像止水一样,对王位没有野心,他们仍然无法逃脱这个诅咒。清朝醇厚的亲王爱新觉罗·易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img]262540[/img]
易是道光皇帝的第七个儿子,经历了咸丰皇帝和恭亲王奕䜣争夺王位的风暴过后,他变得老老实实,咸丰继位后也没有亏待他,封为醇郡王,还让他内廷行走。咸丰死后,慈禧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新友政变时,奕晨是正黄旗汉军都统,是他们的全力支持者。慈禧掌权后,他非常重用奕晨,授予他都统、御前大臣、侍卫内大臣等职务,后来被授予醇王。
同治英年早逝后,慈禧太后让奕奕的儿子载天成为皇帝。年号光绪,奕奕的地位自然上升。不幸的是,此时,奕奕已经害怕政治风暴。他以年老多病为由要求辞职退休,完全远离政治忠诚。慈禧借坡下驴,免除了他所有的职位,唯一的保留就是王爵。不管奕奕如何坚持,他都不同意。奕奕无助,不得不放弃,战战兢兢地活着。
[img]262541[/img]
但即便如此,他也逃不过厄运。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十一月,醇亲王病逝,享年五十一岁。慈禧太后听了很难过,立刻亲自去祭奠。光绪皇帝也亲自去了。整个葬礼极度悲伤和荣耀。如果事情发展到这里,奕晨也会有一个不算太差的结果,可惜没完没了。不久,一位名叫英年的大臣上演了一首歌:醇亲王奕臣的墓地上有一棵白果树,高十几丈,阴几亩,形似翠盖。而白果的“白”字加在“王”上就是“皇”字,暗示奕奕心术不正,慈禧听了很不舒服,立即下令砍伐。听了之后,光绪非常生气,立刻阻止了它。结果慈禧先发制人,砍得惨不忍睹。无奈之下,光绪围着父亲的墓地走了三圈,“擦了擦眼泪”。可怜的老醇王,临时连树都不让有,真可悲!
醇亲王爱新觉罗·奕奕:清朝最可怜的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