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探索历史上真正的李太后。
明朝中期,朝廷贵族贪图享受,通过投资、抢购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合并了大量土地。中原大约有一半的土地被贵族地主阶级强行占领。他们拒绝依靠自己的权力纳税,这使得朝廷国库越来越空虚。因此,明朝皇室在中国的统治地位越来越弱。后来,万历首辅张居正掌权。为了改变嘉靖、隆庆等皇帝留下的烂摊子,他从军事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段时间在史书上被称为明朝中兴。事实上,万历初期的事务虽然委托给张居正打理,但国家能够富强起来,李太后的功劳却更大。李太后出生于1546年,是一个来自釜县的人。15岁时,她进入裕王府,与裕王朱载一起服务。1563年,李太后生下了万历皇帝朱义钧,于是李太后从原来的都人(宫女)当上了王府的侧妃。1567年,朱载龙继承皇位,成为史书上的明穆宗。
[img]262420[/img]
不久之后,李太后从侧妃晋升为贵妃,在后宫仅次于陈皇后。1572年,明穆宗因过度沉迷于享乐,身体严重亏空。最严重的时候,他躲在后宫里“休息”了两个多月。出来后,他一坐在大厅里,就头晕目眩,手脚颤抖,卧床不起。后来明穆宗知道时间不多,于是立下诏书传位,安排高拱、张居正等人协助新皇帝。公元1573年,朱义钧正式登基,并将生母李太后封为慈圣皇太后。
后来,为了照顾朱义钧的衣食住行,李太后搬到了乾清宫。李太后一心想让朱义钧成为明君圣主,对朱义钧的教育非常严格。有一次,朱义钧不愿意读书,直接被李太后叫了过去,跪了很久才让朱义钧起来。虽然封建社会是皇权第一,但李太后的教育方式让小皇帝朱义军在皇宫里根本负担不起架子。即使是一些宦官也敢利用李太后的力量过度控制小皇帝。
因此,朱义钧表面上不敢违背李太后的分毫,但事实上,他们母子关系早已疏远。18岁时,明神宗醉酒调戏了一个宫女,结果被大太监冯保告到了李太后那边。李太后知道这件事后,让人找张居正上疏切劝诫,让张居正为皇帝写一份“罪己诏”。@ 在得到李太后的理解之前,李太后让明神宗在慈宁宫跪了6个小时。此后,明神宗恨冯保、张居正等人,想等待报复的机会。
[img]262421[/img]
公元1578年,明神宗朱义钧大婚,李太后按规定返回慈宁宫。临走前,李太后一再告诉张居正要好好照顾小皇帝,不要辜负先皇的委托。此后,李太后逐渐淡出朝廷,不再管理国家的大小事务。张居正一直牢记李太后的委托,并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公元1582年,张居正因病去世,明神宗朱义钧为他辍朝,给了他一个“文忠”的头衔。君臣情似乎很深,但其实只是在作秀。
张居正去世后才四天,他生前推荐的潘盛,就被史雷士帧等七位言官联合弹劾。随后,这些言官开始数张居正生前的罪行,明神宗不仅剥夺了张居正生前的所有荣誉,H还让人挖棺材鞭打。不久之后,与张居正有关的官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制,有的被罢免,有的被捕入狱。明神宗朱义钧失去约束,开始荒废朝政,使明朝逐渐灭亡。也就是说,李太后为明朝中兴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她对皇帝的过度控制也为国家灭亡奠定了基础。
她是明神宗朱义钧的生母,揭示了李太后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