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张俭的故事吗?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人们常说文武百官,其实一个朝堂可以有不止一百个官员,这个百官指的是大量的意思。在古代,有令人震惊的贪官贪污钱财,如严嵩、魏忠贤、两袖清风的好官,如包拯宋朝、海瑞明朝。普通人很难想象他们的诚实。唐朝的陆志和皇帝忍不住劝他贪婪。而且在另一个不起眼的朝代,还有一位大臣比较节俭,一件衣服穿了30年。皇帝不相信这件事,还特意悄悄烫了个洞试探。
[img]262228[/img]
这位大臣的名字叫张俭。他不是东汉的名人,而是辽朝的大臣。张俭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辽圣宗统和14年(996年)通过了进士考试。说到这里,他得到了皇帝的信任。还有一个小故事。他出生在一个官员家庭。他一点也不奢侈。相反,他非常节俭。他的性格非常诚实。他也受到同事和上官的尊重,但这些皇帝不知道。
有一次,辽圣宗去云中打猎,按照契丹的习俗,当地官员要向皇帝进贡。比如土特产,美女,总要给点什么。但是当地的节度使者对皇帝说:我们这里没有特产,有一个工作人员张俭,他可以代替宝藏。在此之前,辽圣宗曾做过一个梦,梦见身边有四个人,他奖励这四个人每人两口食物。听到张俭的节俭,皇帝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立即召见了张俭。
[img]262229[/img]
一见钟情,说得上惊人啊,当然,这并不是说他长得特别好看,而是说他很有才华。此后,张俭特别受皇帝赏识,担任清高显贵的指责。前面说过,张俭很节俭,他节俭到什么程度?只穿粗丝做成的衣服。每天只吃一道菜,月薪总是多,多用来帮助亲戚朋友。继任者辽兴宗听说他总是穿一件衣服,好几年都没换,就趁着他的演奏,悄悄让侍卫用火夹穿上薪水的衣服,以此作为标记。
皇帝真的有点坏。他好奇地把大臣的好衣服弄坏了。所以每次辽兴宗看到张健的衣服,总有一个洞。过了一段时间,他忍不住了。当被问及为什么张健不改变时,张健一定发现了这个洞,但他既不改变也不补充。他并不是真的很节俭。毕竟,补个洞是可以的。
[img]262230[/img]
很多人可能认为他想取悦皇帝,但事实并非如此,但他确实是为了皇帝。辽兴宗还年轻,比父亲奢侈得多,经常穿华丽的衣服。张俭只是想进行劝诫,现在皇帝自己问出来,正好符合他的心意。他回答说:我穿这件衣服已经30年了。皇帝并不愚蠢。他一听就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为了感谢他,他也同情他的贫穷。也许是自己弄坏别人的衣服不好意思,让他去内府拿东西,想拿什么就拿什么。
怕张健不高兴,还特意下了诏书,张健没有推迟。他进去拿了三块布,从那以后,他得到了辽兴宗的赞扬和重用。有什么大事总是和他商量。张健在家的时候,辽兴宗亲自问了好几次政务,一起吃饭。重熙二十二年(1053年)正月二十九日,91岁的张健去世。
张俭有多节俭?衣服破了洞,一直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