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暴君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雍正皇帝致力于利弊。为什么他被后人传为暴君?公元1772年农历11月13日,在位61年的康熙皇帝在昌春去世,四子胤祯登上皇帝宝座。雍正皇帝致力于利弊,努力挽救清朝国势下滑的下滑。为什么他仍然被后人视为暴君?
[img]261120[/img]
康熙皇帝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雍正皇帝的成就。康熙晚年有两大弊政:一是官僚腐败成风,二是国库空虚,朝廷左支右矮。
因此,雍正皇帝上台执政后,就采取了几大手来批评当前的弊端。
@ 大力打击官场腐败,刷清官治。@ 严查各地钱粮不足,丰富国库。
@ 摊丁入亩,减少了人头税对人民的束缚,刺激了农业生产。
第四,重视水利建设,积极治理黄河水患。浙江海塘疏浚运河的建设减少了水的危害。
[img]261121[/img]
八阿哥胤禩
第五,实施土壤转让政策,废除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四川的传统土司制度,加强朝廷对上述地区的统治,消除混乱的隐患。
雍正皇帝的新政策措施扭转了清朝国势下滑的局面,使清朝延缓了衰落危机。
就上述积极革弊布新的措施而言,雍正皇帝是清朝历史上更有成就的皇帝之一。
然而,日月圆缺,金无足赤。雍正皇帝作为封建专制王朝的统治者,不可能完美无缺。
[img]261122[/img]
十四阿哥
雍正皇帝最受批评的是其严格的统治、刻薄的寡恩和怀疑的缺陷。
@ 雍正皇帝即位后的第三年,公元1725年,以结党营私罪,逼迫原抚远将军年羹尧自杀。
而年羹尧则是平定西北叛乱,帮助雍正皇帝稳定统治的功臣。尽管年羹尧因居功骄傲而傲慢霸道。
他的所作所为多有不检点,难免会被政敌纠缠,从而在打击年羹尧的帮助下,变相攻打雍正皇帝。
虽然年羹尧可悲的结局是自取的。然而,雍正皇帝处置年羹尧的霹雳手段给世人留下了刻薄寡恩的印象。
[img]261123[/img]
雍正皇帝
@ 雍正皇帝放弃了隆科多的官职,并将其囚禁致死。无论年羹尧和隆科多是否应得,作为雍正皇帝最喜欢的部长,如此悲惨的结局将不可避免地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故意引导舆论到雍正皇帝的位置。
这就是为什么隆科多私自改变康熙皇帝的遗诏,擅自改变“传给十四兄弟,传给四兄弟”的传闻,这使得雍正取代了原本应该由将军国王继承的王位。
@ 雍正皇帝压制了他的兄弟们,并采取了太苛刻的手段。皇帝的十四个儿子尹因在西北战争中的成功而出名。雍正皇帝压制了他,因为他怀疑他会对自己不利。
皇八子胤祀日喜欢和各阶层有利用价值的人交朋友,善于笼络人心。雍正皇帝认为,胤祀的所作所为可能会影响他的统治地位,所以他禁止了他的废爵。
[img]261124[/img]
年羹尧
至于其他兄弟,只要有威胁皇位的嫌疑,就不可能手下留情。无论这些兄弟是否能威胁到皇帝的地位,雍正对他的压制都将不可避免地被授予。
第四,雍正皇帝致力于挽救清朝国情下滑,消除官场风气污浊的现象。因此,官员腐败的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可避免地冒犯了官僚。
而且,他们的不满和反弹是因为他们推动了新政策,触及了士人阶级的利益。因此,雍正皇帝冒犯了士人阶级。
第五,为了巩固专制皇权,雍正皇帝无情地打击了所有涉嫌不忠的人。像岳钟麒这样的忠臣也因为被雍正皇帝怀疑而遭受了重创。
[img]261125[/img]
由此可见,雍正皇帝在即位前被朝臣称为“冷面王”,在即位后又使朝廷畏之如水火,并非没有理由。
然而,雍正皇帝虽然被后人传为暴君,但从公元1773改元到公元1735年去世,在这短短的12年里,雍正皇帝致力于兴利除弊,力挽清朝国势下滑,纠正康熙皇帝晚年的执政失误,是清朝历史上最有成就的皇帝之一。
雍正试图恢复清朝国势下滑的颓势 为什么后人视雍正为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