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到李恢总会想到电视里的那个,那就得给大家详细说一下。
三国之一,蜀汉(221年5月15日至263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又称“刘蜀”、“季汉”。对蜀汉来说,南中地区是自己的后方,需要派将军去守卫。在此基础上,“建安十九年,刘先主定蜀,遣安远将军,南郡邓方以朱提太守,都降监管南昌县”(常曲《华阳国志》)。蜀汉成立后,刘备在南中成立了总督。其中,就作者今天要讲的李恢而言,是蜀汉第二任都督。李恢作为一名深受刘备信赖的将军,在诸葛亮平定南中战争中立,在三国历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蜀汉武将中,李恢却被许多人忽视了。
[img]260918[/img]
@ 李恢(-公元231年),字德昂,建宁县俞元县(今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
)人。东汉末年,李恢在益州牧刘璋手下担任建宁县监督。公元213年,在得知刘备攻击刘璋的消息后,尽管战争的趋势尚不确定,但李恢预计刘备将击败刘璋,并赶往绵竹与刘备见面。投奔刘备后,后者让李恢留在军中一起进攻罗城。公元214年,刘备让李恢到汉中联系马超,共同围攻成都刘章。益州牧刘璋面对马超的大军,放弃了抵抗。刘备在夺取益州之地时,任命李恢为益州功曹书佐、主簿。
刘备非常信任为自己做出巨大贡献的李恢。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后来有人诬陷李恢造反,但刘备认定李恢不会谋反,还将李恢升为益州别驾。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正式成立蜀汉。刘备称帝后,蜀汉都督邓方去世,刘备问李恢:“谁能取代邓方?对此,李恢没有推荐其他武将,而是选择了毛遂自荐。当然,刘备也很欣赏李恢的自信,所以他把镇守南中的重任交给了李恢,即任命李恢为蜀汉第二任总督。
[img]260919[/img]
李恢成为蜀汉第二任都督后,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夷陵战争结束后,刘备死于永安白帝城。皇帝刘备去世后,福柯郡丞朱褒也在福柯郡造反作乱。对于南中地区来说,刘备去世后发生了许多叛乱。对此,需要休养生息,@ 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亲自带领军队平定叛乱。诸葛亮亲征南中上,不派李恢中路进军,从平夷出发,按大道进攻益州县。对此,李恢这位将军在自身兵力处于劣势的背景下,利用自己的战略,让南中地区的叛军放松了警惕。
[img]260920[/img]
@ 叛军放松警惕后,李恢抓住机会主动出击,大败南中地区的叛军,追逐败敌的残部,南至盘江,东至楚。在此基础上,李恢的军队与诸葛亮的军队相连,从而顺利平息了南中地区的叛乱。诸葛亮班师回朝后,李恢立功最大,被蜀汉后主刘禅封为汉兴亭侯,并加入拜安汉将军。此后,李恢继续守卫南中。此外,李康将军还在南中征收了耕牛、马、金银和犀牛皮作为税收,为诸葛亮北伐中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李恢在建兴九年(231年)去世。总的来说,在蜀汉的武将中,虽然李恢非常低调,在名气上无法与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魏延、姜维相比,但其作用不容低估。
谁是李恢?蜀汉的一位大将,深受刘备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