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就给大家讲讲柴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涌现出太多的英雄人物,每次读到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总会为自己的命运叹息。比如楚霸王项羽,武力值是秦末世界第一。不幸的是,他在乌江河畔战败自杀。如果楚霸王度过乌江,东山再起,再次与刘邦竞争,也许大汉世界应该变成大楚世界。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世宗柴荣就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他曾立志:“十年开拓世界,十年养人,十年致天下”,但39岁去世,英年早逝,雄心勃勃,留下孤儿寡母,被赵匡胤偷走。
柴荣,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要了解他的事迹,我们需要对当时的乱世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五代十国混乱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大分裂(前两次是春秋战国时期和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是五代(公元907-960年)和十国(公元902-979年)的合称。五代是指唐朝灭亡后在中原建立的五项政权,14位皇帝,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十国是指在中原以外地区先后成立的十项政权。在此期间,各政权相互不服,相互攻击,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各地军阀通过一系列异常手段获得君位,迫切需要一位明君来平定世界,恢复生产,从而结束这种混乱局面。周世宗柴荣是这14位皇帝中最聪明的君主。
[img]260429[/img]
柴荣简介
柴荣(921-959年),本姓柴,被郭威收养后改姓郭,因此又称郭荣,是后周的第二位皇帝,邢州尧山县(今河北省邢台市龙耀县),离我的家乡很近。柴荣出身邢州望族,谨慎诚实,深受后周太祖郭威的赏识,接受柴荣为养子。柴荣在《旧五代史》一层描写柴荣说:器貌英奇,善于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柴荣年轻时跟随商人在江陵卖茶,对当时的社会积弊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来参军,跟随郭威南征北战。后周成立后,柴荣被郭威委以重任治理。柴荣在任期间为政清廉,后入朝为开封府尹,晋封晋王(五代北宋时期,开封府尹、晋王爵位为宗室,一般是下一任皇帝的指定候选人)。郭威在显德元年(954年)去世,柴荣登基为帝。柴荣继位后,立下了“十年开拓世界,十年养民,十年致太平”的雄心壮志。在位期间,全军肃武,发展生产,使中原经济明显复苏;南征北战,西败后蜀,收秦、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辽国,连克三关三州。但显德六年(959年),柴荣在商议攻打幽州时突发疾病,不久去世,年仅39岁。
[img]260430[/img]
柴荣的功绩
内部:澄清官员治理,严厉惩罚腐败官员,取得一定效果,后期统治逐渐变得更加宽容;选拔人才,开放建议,提拔一批真正的人才;修订礼仪、制度、刑法;军队、裁员、流亡、减税;扩大开封,限制佛教,修复水利,改变水运。这一系列措施使后周政治清晰,人民富裕。
对外:显德元年(954年),北汉、辽国联兵南侵,柴荣御驾亲征,在泽州高平破北汉,稳定政权;
显德二年(955年),派兵西征后蜀,先后收复前朝丢失的秦、阶、成、凤四州之地;
从显德二年(955年)到显德五年(958年),三次亲征南唐,夺取长江以北的淮南所有土地,迫使南唐臣服;
显德六年(959年),北征辽国,四十二天内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土地。
一系列的对外战争极大地扩大了后周的领土。与五代其他君主相比,柴荣的一系列文化武术无愧于“五代第一明主”的称号。然而,柴荣的早逝提前建立了大宋朝。柴荣去世了,留下了孤儿和寡母。后来,柴宗训年轻。公元960年,在陈桥驿,赵匡胤发动兵变,加上黄袍,建立了大宋,取代了后周的政权。
说到柴荣,我们不能绕过赵匡胤。他们年龄相仿。柴荣继位后,赵匡胤逐渐成长为禁军的重要将领。柴荣病重时,赵匡胤升任殿前进行检查,成为禁军的最高指挥官。柴荣在位时制定了先难后易的策略,而赵匡胤恰恰相反,赵匡胤也是在柴荣建立的基础上统一的。在一定程度上,赵匡胤继承了柴荣的政治遗产。
[img]260431[/img]
在短短六年的统治时期,柴荣的贡献不亚于其他太平王朝的贤明君主。一是五代分崩离析的社会状态在柴荣统治时期有统一的线索;二是五代严重破坏的社会经济在柴荣统治时期有了复苏的转折点;第三,五代人在柴荣统治时期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然而,我们经常认为,如果天真地给柴荣30年,让他实现“十年探索世界,十年养人,十年到世界”的抱负,那么后代的历史将不可避免地被改写,不会出现赵匡胤黄袍,也许下周政权可以持续300年。以柴荣30年的志向,也许也能创造一个伟大的盛世,也许能与之前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相提并论。当然,历史不能假设,我们只能为柴荣的雄心壮志叹息,深感遗憾。我们所谓的假设,无非是一种精神寄托,是对柴荣雄心勃勃的人物的叹息。
作为五代第一明君,后人对柴荣的评价很高。朱元璋曾说:“三代之王有时能做到,汉语有时不能做到,周世宗没有时能做到。”。史书对柴荣的评价也很高。《旧五代史》评论说:“神武雄略,是一代英雄”。《新五代史》评论说:“它的英武之材可谓英雄,以开放的心态倾听。毫无疑问,用人不是所谓的贤主。”。
探索后周第二位皇帝柴荣的一生,他在位期间取得了哪些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