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给大家讲讲王约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哦。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幅员辽阔。如果算上它的汗国,它就是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面对蒙古人的毁灭和腐朽攻势,许多国家被摧毁,许多民族被迫屈服。作为半岛上的一个小国,高丽也不例外。高丽国王看起来很聪明。他向蒙古帝国投降,并获得了其他国家无法想象的好处。
在双方的协议中,高丽承认自己是元朝的附属国,但保留了主权和文化。高丽国王仍然存在,但理论上要服从管理。这种管理实际上是成吉思汗制定的规则:
纳质、助军、输粮、设驿、供户数籍、置达鲁花赤等内属国家。
达鲁华赤是丞相,有点像汉代中央派往藩国的丞相,目的是监督当地工作。高丽应该被派到丞相那里是合理的,但是地方太小,没有引起重视。元朝皇帝的事情太多了,暂时无法考虑,甚至耽误了。
直到1280年,忽必烈计划东征日本,他才开始注意到高丽的重要地理位置。他在高丽设立了征东省(又称日本省或征日本省)。从这个名字来看,目的根本没有被掩盖。此时,忽必烈还派出了第一个达鲁花赤驻扎在开平。然而,随着对日本的不利行动,征东省在第二年将被撤销。
从理论上讲,这对高丽国王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他们最终同意在1287年通过献宫女和宦官重新设立征东省。
从理论上讲,这是一种断手断脚的行为。事实上,高丽国王并不愚蠢。他以谦虚的态度获得了更大的利益。与元代的其他省份不同,征东行省保持了相当大的自由。就连它的达鲁花赤也由高丽国王自己担任。本来,这个职位是监督高丽国家的,高丽国王成功地成为了运动员和裁判的双重身份。
此外,该省的其他官方职位名存实亡,要么空缺,要么由高丽国王任命。因此,征东行省已成为元朝最特殊的省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当然,这让后来的元朝皇帝非常不高兴,但在元英宗出现之前,元朝皇室之间的斗争相当残酷,没有时间东顾。
[img]259653[/img]
元英宗是少年的继承者,年轻而充满活力。然而,当他第一次登基时,他的权力在他的祖母、太后和权臣铁木迭儿手中。一切都不尽如人意,他甚至无法下令离开首都。就在元英宗的第三年,答案几乎与铁木迭儿同时死亡,这给了元英宗展示拳脚的机会。
元英宗开展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挽救衰落的元帝国。他发现征东行省是如此的特殊,以至于它已经成为一个中国国家,所以他准备这样做。他的方法非常简单和粗糙,那就是实行县制,让高丽和其他省份一样。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他还计划废除征东行省的过时名称,改为三韩行省。
[img]259654[/img]
这样的改变,高丽国王肯定会被迫下台。县制和分封制不可能同时在一个地区共存。事实上,元朝想吞并高丽。当然,这个计划风险不大。高丽的小领土无法阻止这一决定。
然而,我不知道高丽国王是否提前做好了工作。当元英宗向大臣征求意见时,集贤大学士王约发出反对声:
高丽去京师四千里,土地贫瘠,夷俗杂尚,非中原比,万一梗化,疲劳治之,不幸事也不如守祖先旧制。
王乔的意思也很简单。他又高又远又穷,管理起来也不容易。如果他做得不好,他会花很多时间和人民一起工作,伤害他的钱。最好按照他的祖先来做。毕竟,弹丸之地不会影响整体情况。王乔本人非常受欢迎。这一意见得到了右丞相拜柱的支持。元英宗终于放弃了他的想法。
据说,高丽的使臣们不安地等待着元英宗的决定。当他们得知王乔的话避免死亡时,他们立即把王乔的肖像带回了中国。高丽国王为王乔设立了一座寺庙,崇拜他的肖像,并感激地说:没有切断我的国家,这是这位善良的岳父的功劳。
王约:元朝著名大臣,高丽国王还为他设立了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