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空。今日讲述崇祯帝的故事。
皇帝崇祯怎么说?他只能是一个勤奋的员工,不适合当领导。这个人是一个纠结的综合体。
明朝到崇祯的时候,已经是穷途末路了。他想成为一个帮助大楼倾倒的英雄。他的过程类似于三国姜维接管诸葛亮的委托,帮助蜀汉。但是和两个人相比,姜维比崇祯好多了,至少在能力和性格上比不上崇祯。比如任性,不会用人,性情苛刻。他想用自己的勤奋来弥补自己能力的不足,但是一个国家的君主勤奋能结束吗?
[img]254287[/img]
“煤山自吊”创造的英雄形象
许多人钦佩崇祯,因为他宁愿上吊自杀也不愿投降。他还遵守了“天子守国,君王死国”的祖先训练,维护了大明帝国的最后尊严。毕竟,在很多人看来,自杀也需要勇气。
“气节”这个词自古以来就被中国人铭记。很多人都很佩服崇祯的气节,但大家都很佩服他的气节,忘记了为什么一个天子被迫上吊。从魏忠贤控制朝政、文官党争、李自成起义等过程来看,崇祯其实一步一步地昏昏欲睡。
崇祯是一位勤奋的皇帝。他想扭转局面是正确的,但一个战术勤奋的人最终无法改变战略失败,这种失败的结果是帝国的毁灭和对煤山的上吊。因此,煤山上吊只能说钦佩他的正直,但不足以表明崇祯是一个好皇帝。
别人背锅,自己邀功,不懂用人之道
事实上,崇祯在历史上有很多翻牌的机会,但他们都做出了愚蠢的决定,失去了好机会。以下是几个例子:
南迁事件
明末的情况已经烧眉毛了。当时南迁对大明非常有利。比如中国土地辽阔,可以用于深度应急和南方经济。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南迁的例子,效果还是不错的。比如唐朝南迁蜀中,南宋在临安续命。
@ 朱迪迁都北京时,并没有转让所有权利。当时南京有一整套完善的行政机构。如果南迁,崇祯就像“买房带包入住”,可以省去很多麻烦。李自成的部队主要在陕西,从北京迁往南京基本没有抵抗力,官员会一路安排住宿。
[img]254288[/img]
也就是说,如果崇祯下令南迁,时间、地点和人都有。南迁不是逃跑,而是战略转移。经过几年的发展,李自成的军队可以回头处理。不幸的是,当时大臣们不想南迁内阁制度的问题。皇帝的圣旨离不开紫禁城,崇祯也不想留下放弃首都逃跑的诅咒。
当然,崇祯也不是傻子。他想找一个背锅的人,让他在朝议期间提出迁都的想法。迁都成功后,他把所有的罪行都留在了他身上,而明朝保留了他,他仍然是一个圣君主。看,这个方法有多好,功劳是你自己的,黑锅是别人的。
于是他找到了内阁的首席执行官陈秀,并准备在第二天讨论时提出这个计划。但回到家后,陈秀越想越错,为什么让我承担这个指控,古代文人对声誉非常重要,承担这样的责骂,后代还能抬起头吗?
因此,当第二天的朝议时,陈演从来没有提到过这一点。任崇祯的眼睛眨得抽筋了,他假装没看见。当然,崇祯事后也没办法。毕竟,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期,我不能说让别人去顶端。南迁就是这样。
孙传庭事件
明末卢象升、孙传庭、孙承宗、秦良玉等都可以成为帮助大厦的名将,可惜崇祯没有好好利用一个人。
当时,孙传庭被派去消灭李自成。作为一名著名的将军,李自成最终只带了十几名随从逃跑,以至于他听到孙传庭的名字时感到害怕。不幸的是,崇祯不知道如何使用军队,喜欢乱指挥。当时清军入关,崇祯让孙传庭回来对抗清军。朝鲜的主和派和主战派发生冲突,烧在孙传庭身上。一个有功的名将被关进监狱而不是奖励。
[img]254289[/img]
当崇祯再次想起孙传庭时,明朝的整体情况已经确定。起义军在他的领导下被击败,但现在完全相反,明军被起义军击败。朝廷敦促孙传庭立即战斗,但没有食物和草,没有训练的士兵如何战斗?@ 孙传庭战死战场,最可恨的是崇祯还怀疑孙传庭畏战潜逃,堂堂名将为国捐躯,最后连家人的抚恤金都没给。
这样的领导,作为哪个下属,谁会努力工作,谁会不冷?为国家做出贡献,不仅没有奖励,而且被关进监狱,最后没有给钱给食物,被迫死在战场上,然后家庭没有任何好处。这样一个困惑的皇帝,谁会为他努力工作,所以在明朝后期,没有一个宏伟的帝国将军可以使用。
总结
事实上,总的来说,崇祯还太年轻了。他缺乏当皇帝的经验,也不知道如何控制那些官场老兵。再加上教育问题,他看到魏忠贤的权力是无法忍受的。执政后期,虽然有一定的经验,但性格缺陷没有改变。
[img]254290[/img]
他追求的是我想要国家、面子和名声。你们部长不需要这些东西。国家这样做是你的错。你必须带着这个罐子。以至于@ 他还说,朝鲜所有的大臣都可以被杀。请放开明朝人民的话,这足以说明大臣在心中的地位有多低。哪个大臣会真正跟随这样的皇帝?
崇祯不懂玩皇帝的权力,过早砍掉魏忠贤的手臂,使朝鲜各党派变得更大,无人能控制。那些大臣喊着忠于国家,但建议崇祯与清军和谈。事实上,他们认为谁是皇帝与他们无关。明朝结束后,他们可以在投降后做好自己的官位,然后赚很多钱。
崇祯实际上完全被朝鲜大臣们玩弄了。再加上他任性的性格和不懂治国的能力,明朝注定会在他手中失败。纵观崇祯的一生,也许他唯一令人钦佩的决定就是“上吊自杀”。毕竟,他保留了明朝帝国最后的尊严。
朱由检在明末皇帝的一生中做出了哪些愚蠢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