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让(-617年),东县魏城(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隋末农民起义中瓦岗军早期领袖。武功高强,勇敢。作为东县的法曹,他在瓦岗(今河南省滑县瓦岗寨乡)犯法致命,率众起义,达到1万多人。他们大多是渔猎人,擅长使用长枪。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翟让领导的瓦岗军控制中原三年。他们歼灭和约束了隋朝的大量军队,在推翻隋朝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元617年11月的一天,李米设宴请翟让喝酒,并抓住机会杀害翟让。
[img]253499[/img]
人物生平
据兵瓦岗
翟让第一任东郡法曹,后来因犯罪被处死。狱官黄君汉认为翟让勇敢不寻常,于是晚上悄悄对翟让说:“翟法司,天时人事,可能是可以预料到的。他怎么能在监狱里等死呢?”翟让又惊又喜地说:“我翟让是一只关在圈子里的猪,生死只能听黄曹主的命令。”
黄君汉立即向翟让打开枷锁。翟让一次又一次地感谢他说:“我能幸免于你的再生之恩,但黄曹主,你该怎么办?”于是他流下了眼泪。黄君汉生气地说:“我以为你是个大丈夫,可以拯救黎民,所以我冒着生命危险来拯救你。你为什么像你的孩子一样流泪来表达你的感激之情。试着逃跑,别管我!”于是翟让逃到瓦岗(今河南滑县东南部)偷东西。
与翟让同郡的单雄信,勇敢有活力,擅长骑马使矛。他招募年轻人前往翟让。离狐人徐世积家在卫南,十七岁,勇敢足智多谋,也来投靠翟让。他们以瓦岗为基地,故称瓦岗军。
徐世积劝说翟让:“东县是你和我的乡村。那里的大多数人都知道,不应该侵犯和抢劫他们。荥阳和梁县是汴水流经的地方。我们抢劫船只和商人和乘客就足够自给自足了。”翟让同意了他的建议,所以他带领公众进入荥阳和梁县的领域,抢劫公私船只。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供应充足,有1万多人。
大胜荥阳
大业十二年(616年),贵族出身的李密,在参军杨玄感失败后,投奔瓦岗军。李密有更多的政治眼光。他建议翟让积极发展势力,扩大影响力。翟让重视李密的建议,先攻取荥阳。
荥阳是中原的战略要地,东是平原,西是虎牢关。虎牢关以西的巩县有隋朝的大粮仓洛口仓。获得洛口仓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粮食,还可以接近东都洛阳。可见,夺取荥阳是瓦岗军发展势力的重要一步。
面对强大的瓦岗军,荥阳太守杨庆无奈,隋阳帝特派“头号名将”、“威振东夏”的张须陀为荥阳守卫,镇压瓦岗军。李密认为张须陀勇敢无谋,于是建议翟让与张须陀正面作战,假装失败,北走。李密率领精兵埋伏在荥阳以北的大海寺附近。张须陀紧跟翟让十多英里。当他到达大海寺以北的森林时,李密到处伏击,隋军陷入重围。
张须陀原本掉以轻心,更突如其来的强兵让他措手不及,战败被杀。这次失败,隋军“昼夜哭,几天多”。由此可见,瓦岗军的胜利是对杨迪皇帝政权的沉重打击。
[img]253500[/img]
攻仓济贫
大业十三年(617年)二月,瓦岗军攻占兴洛仓,开仓济贫。
大量贫困农民参加起义军。隋朝在洛阳的越王杨侗派虎贲郎将刘长恭率军2500人镇压。翟让和李密提前了解隋军的动向,并做出了周密的部署。刘长恭对瓦岗军的情况一无所知。从表面上看,瓦岗军人数不多,所以他粗心大意。当瓦岗军第一次来到隋军时,他又饿又累,大举进攻。隋军大败,死者十分之五六。刘长恭匆匆逃回洛阳。瓦岗军获得了大量的行李装甲,力量壮大,声势磅礴。
同年4月,瓦岗军接近东都郊区,突破了回洛仓(今河南洛阳东北),导致东都粮食短缺,陷入困境。9月,瓦岗军突破黎阳仓(今河南省浚县东南部),开仓帮扶贫困,起义军增加20多万。此时,瓦岗军拥有数十万人,控制了中原广大地区,达到了鼎盛时期。瓦岗军还公开宣布了杨迪皇帝的十大罪行,明确表示将推翻杨迪皇帝的政权。
洛阳之战
杨迪皇帝对瓦岗军恨得要死,怕得要死。他迅速派心腹王世充到洛阳镇压瓦岗军。10月15日,也就是萧铣称王后的第六天,一直与瓦岗军对峙的王世充采取了重大军事行动。他带领军队连夜渡过洛水,在黑石上设立了营地。
翟让介绍了隋末农民起义前期领导人之一,翟让是如何根据兵瓦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