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王莽是穿越者,那么朱允炆一定是王莽不愿意再穿越的产物。
有人说朱云文很善良。这不是仁慈,而是愚蠢。如果让他继续当皇帝,不出意外,明朝将步秦和隋朝变成一个死于二世的王朝。
[img]253347[/img]
据估计,在治国天真迂腐的历史上,只有一个人能和他相提并论,那就是篡汉后建立新王朝的王莽。这两个人做的事情完全一样。我怀疑王莽是否不放弃。他转世到老朱家,想再玩一次。
朱云文登基后,他几乎完全推翻了祖父朱元璋辛勤建立的政治制度。虽然他在位时间很短,但在方孝茹等酸儒的鼓励下,他做了很多“恢复周制”的事情,这些事情几乎对新生的明朝是致命的。
首先,朱允炆把全国范围内的地名全部改成了古代的名字,不仅是州府的名字,县、卫所等机构,都被这位建文帝改成了。不仅改了一遍,有的地方刚改了名字,公章都刻好了。结果皇帝发现有更古老的名字,于是又改了,于是新公章又废了,重新雕刻。一度造成治理混乱,地名频繁变更,人们在写公文时不得不注明其最早的名字,以免造成更大的混乱。
这是一个典型的面子工程。我不知道你是否听说政协委员提议把我们的一些地名改成古名,比如石家庄改成真名,驻马店改成汝南等等。但是为什么不改呢?正是这种面子工程费力费钱。只是改名的城市要改的公章、牌匾和各个方面的折腾,消耗了相当多的资金。
更何况朱允炆为了“复古”改了全国名字?他的祖父朱元璋最终积累的家庭背景经不起这样毫无意义的折腾。
接下来,朱云文的措施是全面减免江南税收,将朱元璋时期的税收降至15%。
这是许多支持朱云文的人津津乐道的事情,充分展示了建文帝的善良。我们不否认这一点,但如果你是皇帝,你就不能成为圣母。明朝最终死在哪里?不是税收不能收吗?结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朱云文就断臂,将朝廷最依赖的江南地区的税收减免到了这个程度。当朱迪陷入困境时,建文帝的国库甚至没有支付足够的工资。
幸运的是,他的叔叔打了他。如果蒙古人再打他回来,他祖父终于恢复的中国伟业将被埋葬在这个处女婊子手中。
朱元璋立国时,发现南北教育水平不同,于是设立了南北榜,让北方士兵有机会参与国家治理。
[img]253348[/img]
小建文一上台,就立即撤回了南北榜,改回了全国统一卷。这将在今天的教育部工作。据估计,他可能会受到人们的赞扬,但当时会发生什么后果呢?
反正燕王朱迪刚起兵,就得到了北方大量文人的支持。有钱人出钱,有力人出人,不为别的。如果你打破了我们北方人的崛起之路,我必须支持你叔叔把你的幼崽从王位上拉下来。
最扯淡的还是朱允炆在方孝茹二球书生的鼓励下,要恢复井田制,振振有词地说这是《周礼》规定的。
井田制度规定,农民在耕种自己的“私田”之前,必须种植用于提供税收和公共事务的“公田”。孔老二相信这件事的可行性,他的许多脑粉也相信这一点。
[img]253349[/img]
但问题是,几千年前过时的制度必须在明朝实施,这比改变城市名称更有害。
王莽泉下有知识,可以抱着朱云文两口,这是知己啊!或者朱云文根本就是王莽的转世,否则谁能把这种渣滓当作宝藏呢?无论如何,在中国历史上,王莽和朱云文都试图恢复井田制的皇帝。
朱棣造反也是朱允炆削藩的主要动机,其中不乏朱老四自己的私人野心。然而,从中国的整体发展来看,永乐皇帝的成功也成功地阻止了朱允炆的死亡。
朱棣没有推翻朱允炆的话 明朝的历史会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