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探索历史上真正的李姬。
晋文公在外流亡19年,60多岁才回国成就霸权。大家都知道这是李姬的混乱。但是真的应该怪李姬这样的女人吗?
李姬之乱的主要过程是李姬通过阴谋陷害,让晋献公杀死王子沈生,驱逐公子夷武和儿子重耳。导致晋国统治阶级陷入混乱。整个过程记录在《左传》中。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事实上,李吉和妲己的赞美几乎是一样的。他们都是通过战争从敌对的小国中获得的美女,他们的结局也非常相似。他们都戴着霍乱国家的帽子,扰乱了统治。但现在对妲己的赞美有了更多的重新解读。说他们只是历史的替罪羊。这两个角色也在之前的文章中被解释过。李吉其实是一样的。以下只从历史的角度提出另一个视角,仅供参考。
[img]252171[/img]
首先,看看晋的成长轨迹,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晋公继位之前,他只是一个不被认可的亲族叛乱集团,也就是在曲沃的小叛军中。它是在与翼城的大规模战斗中长大的。在经历了曲沃代翼的历史事件后,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一个诸侯国的兄弟获得权力有多残酷。
后来,晋献公的父亲晋武公终于再次杀死了翼城的真正晋君。过了一年,他通过贿赂周王获得了诸侯的地位,并正式统治了晋国。再过一年,晋武公就死了。晋献公继位,今年重耳21岁。
晋献公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杀死翼城原来的亲戚,迁都。他太害怕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来争夺君主。然后,凭借晋武公留给他的高度集中的军队,因参与叛乱而空前团结起来的军队南征北战。在中间,他摧毁了前顶级军事力量郭国。这一成就可能仅次于鲁国,鲁国直接摧毁了周朝或礼乐之都。
晋公用26年“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可以说是英雄一生,也是他近70年内战后迅速把晋国变成最好的强国之一。但到了晚年,他听说一个俘虏的宠妾杀了王子,流放了两个有效的儿子,这难免让人怀疑。
[img]252172[/img]
事实上,在李姬的混乱中,李姬的阴谋陷害,更不用说它是否属实了,但即使它是真的,这样的晋献公是如此容易欺骗吗?恐怕没那么简单了!无论李姬在整个事件中扮演什么角色,最终的决定权总是掌握在聪明的晋献公手中。事实可能不是李姬的阴谋陷害,而是晋献公自己想要王子死亡,让易武和重耳流亡。
其实问题很简单,都是晋献公成长时代留下的心理阴影,那就是兄弟夺权,自相残杀。众所周知,重耳很容易交到贤者,17岁的时候身边有五个贤人相助,等被驱逐的时候,身边还有几十个能人异士。而且夷吾的情况也差不多,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拉帮结派,他们都在笼络自己的团队,那么下一步就可能发展成夺权内斗。而且晋献公对这种事情最敏感。但是王子申生比他们两个更过分。
太子很早就申生了
掌管兵权,可以追溯到晋武公时期,他手下有很多心腹,其中一个叫里克,就是他的铁杆。里克从一开始就为王子辩护。晋献公死后,他直接在葬礼上杀死了李姬的儿子。后来,李姬的侄子也被他杀了,包括李姬本人。太可怕了,老君主刚死就杀了两个新君主,这里面除了报仇之外,还有更多的政治斗争。另一方面,如果她真的逼死了王子,那就不会有这一天了。
当时的情况应该是晋献公发现了王子。义武和重耳都有培训团队的行为或趋势,这使他反应过度。事实上,这与雍正在雍正王朝杀死洪石非常相似,即为继任者扫清障碍,防止新兄弟夺权。他以为如果他杀了王子,军队就能牢牢掌握在新君手中,但他没想到里克会这样做。
[img]252173[/img]
晋国在晋献公之后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在确定继承人后,要把所有的公子都驱逐出国。从李姬的混乱来看,这真的没有必要,甚至不应该这样做。但从晋献公这里就是必须做的事情。但人算不如天算。他没想到秦国会有一个秦孝公千方百计干涉晋国内政,也没想到被驱逐出去的公子也能回国继位,更没想到他选定的继承人在他死后被大臣杀害。最没想到的是重耳这么长寿,60多岁还能回来继位称霸。
李姬可能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但也可能只是一个受害者。事实上,真正的幕后黑手是近100年前从晋文侯开始争夺国君地位的历史。晋国为此付出了太多。最后,晋献公防备儿子们夺权的手段彻底失败,但在秦穆公的反复干预下,并没有发展成严重的内斗。而这个困扰晋国近100年的问题的最终解决,也要交给后人。
李姬是谁?她真的是强迫重耳流亡的罪魁祸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