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官员还是将军,元代只注重出身。几乎还是部落那一套。元代汉人是指生活在原金、辽、西夏统治下的汉族等民族(契丹、党项、女真、高丽等)。).南宋统治下生活在长江以南的人被称为“南方人”。在蒙古崛起的过程中,蒙古人少,汉人也被重用于北方金国统治区,历史上被称为“汉地世侯”。蒙古征战天下,汉人世侯出力极大。今日来盘点元朝五大汉人名将。
[img]250183[/img]
一、 史天泽(1202-1275年) ,字润甫。燕京永清(今河北)人。大蒙古国和元朝初年名将。
史天泽少善骑射。勇力过人。元太祖八年(1213年),随父史秉直归降木华黎。元太祖二十年(1225年)接替其兄弟史天倪都元帅职务,率军击败金将武仙,俘虏抗蒙红袄将领彭义斌。教授五路万户、河南等路宣抚使、中书右丞相、枢密副使、中书左丞相等职。到元十一年(1274年),奉命与伯颜等统军出征南宋,到达营州时因病北还。第二年,病死于真定,年七十四。累赠太尉、太师、镇阳王,死后称“忠武”。
史天泽“出入将领50年,无怨无悔”,甚至被比作郭子仪和曹斌。他一生谨慎,多谋善断,料敌用兵,主张攻心为上,力戒杀掠。史天泽及其家人为巩固和发展蒙古贵族在中原的统治作出了贡献。他们是忽必烈推行汉法的主要大臣之一,也是元代汉族贵族的代表。
[img]250184[/img]
二、孔元(1221-1282年),字彦亨,邢台市新河县邢彦村人。
十几岁的时候身材魁梧,胆小过人,喜欢拳棍。17岁被召集为元军士兵。丞相史天泽得知孔元才武非凡,并将其招放在指挥下。孔元随军作战,率先作战,战略超凡,攻焦湖,围寿春,拔西堡,征安丰,奋力而敌,战绩显赫;然后克服了樊泗州的五个山寨,俘获了许多敌人。中统元年(1260年)率领御前精兵,随驾北征,中统二年(1261年)宣授管军总将。到元十一年(1274年),元军大举伐宋,孔元为前锋,进入江南,所向克捷,屡立战功。到元十四年(1277年)拜武义将军。到16年(1279年),被命令北讨叛王失里木等。,分军扼杀了他们的要塞,叛军被击败,缴获了无数的行李和马匹。皇帝(忽必烈)高兴,孔元被封为宣武将军右卫亲军总管。因久战积劳成病,于元十九年(1282年)病卒。
[img]250185[/img]
三、张弘凡(1238-1280年),祖籍南阳县,元初大将,张柔第九子,字仲类,今保定市定兴县河内村人。
参加襄阳之战后,他跟随元帅伯颜南下攻打南宋。他是忽必烈灭宋之战的主要指挥官。他击败了南宋将军文天祥和张世杰,并在江东道宣慰使者,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重视。四十三岁时,元十七年(1280年)正月十日去世。元世祖赠送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死后武烈。元武宗至大四(1311年),增赠推忠效节易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齐国公,改为忠武。元仁宗延佑五年(1319年),加赠“保大功臣”,加封淮阳王,给予死后献武。
[img]250186[/img]
四、郭侃(1217-1277年),华州郑县(今陕西省华县)人,蒙古帝国将领。他的祖父郭宝玉和父亲郭德海都是成吉思汗的将军。
公元1252年,他跟随徐烈唐远征西亚,独自在西亚破坏了伊斯兰军队120多个城市和180多个十字军城市。他攻击了许多国家,他们的足迹穿过喀什米尔,害怕他们征服的地方,甚至对手惊呼“东方将军,神人”。除了向即位的忽必烈提出建国号和置国都的建议外,还进言压制南宋。在职一年多后,海宁知州被任命为海宁知州,积累战功,达到万户之位。
[img]250187[/img]
五、刘黑马(1199-1261年),本名刘毅,字孟方,元宪宗也可以秃立(Yeke
Tului,宣德威宁(今内蒙古兴和县)出生于大蒙古国将领宣德威宁。
他小时候和祖父刘伯林一起战斗,经历了数百场战争。16年(1221年)蒙古太祖袭父职。蒙古太祖20年(1225年),随军平定武仙叛乱,同年大败金军,斩金将忽察虎。蒙古太宗四年(1232年)在三峰山战役中大败,被任命为万户总管,守卫陕西、山西,参与宋四川战争。接受宋将刘整投降的中统元年(1260年)。中统二年(1261年)卒于成都路军民经略使任,后被元朝赠太傅,追封秦国公,死忠惠。
盘点元朝历史上五位汉人名将,他们都有哪些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