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作品和后世的形象
鬼谷子是否是鬼谷子的作品备受争议。唐代《鬼谷子》作注的乐一认为“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张守节《史记正义》、《旧唐书》、《新唐书》等都赞成这种说法。他们的主要证据是:《汉书·艺文志》不包括《鬼谷子》,但包括苏秦的《苏子》31篇;《苏子》中的一些丢失文章与《鬼谷子》的文章或文本非常相似;《鬼谷子》中的一些句子不符合先秦的语言习惯。
唐代刘宗元认为《鬼谷子》是一本伪书。明代胡应林和清代姚际恒进一步从文章思想和语言习惯上证明,这本书是六朝伪造的,梁启超和钱穆都同意。
近几十年来,随着先秦秦汉文献出土的深入研究,学术界也重新审视了鬼谷子的真实性,确定鬼谷子应该是先秦文献。在传承先秦诸子作品的过程中,诸子的弟子们经常整理和进一步解释老师的思想,包括修改和润色文字。秦汉语言在鬼谷子中存在是正常的。《汉书·艺文志》没有收录的古书也有很多,比如马王堆的《春秋事语》、上博简《孔子诗》、八角廊汉简的《儒家言论》等。《鬼谷子》没有被纳入《汉书·艺术文学志》,这并不意味着这本书是后人伪造的,汉代文献中也有很多引用鬼谷子句子的例子。
《鬼谷子》蕴含着丰富的道家思想,明代王世贞指出,《鬼谷子》所说的“机动张西的机会,主要是出于老氏(即老子)”。因此,鬼谷子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鬼谷子的神话之路始于魏晋南北朝的道教造神运动。受佛教影响,以寇谦之、陶弘景为代表的道教人物开始构建庞大的道教神仙体系,并将历史上许多名人和道教人物纳入这一体系。陶弘景《真灵经业图》将列鬼谷子列为神道真仙第四等左第十三位。随着道教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鬼谷子。
华夏一直有托古自尊的氛围。像鬼谷子这样的神话人物,自然会有人借用他的名字来传播他们的思想观点。隋唐以来,夏丹妮统计了20多种著名的鬼谷子作品。如果简单分类,道书有《关令内传》、《关令尹喜传》、《老子传》、《还丹歌》、《李虚中命书》;兵书中有《占气》、《鬼谷天甲兵书常》;五行数术有《白虎通五经》、《周易元悟髓决》、《射覆歌》、《五命》、《观色出相图》、《白虎经》、《了了经》、《玉函经》,《罗子》命书中有一本、《前定数》、《鬼谷子遗文》、《鬼谷拆字林》、“鬼谷指心课”、《鬼谷指心课天镜占书》、《相掌金龟卦》、《贵贱定格三世相书》、《天髓灵文》。从这些标题中不难看出,在后人的“努力”下,鬼谷子已经从一个研究纵横艺术的理论家变成了一个隐士神仙和道教真人,他既是通用兵,又是五行数术。
[img]249880[/img]
鬼谷子的门人弟子
汉代人的作品只说苏秦和张毅是鬼谷子的弟子。然而,随着鬼谷子在后世的神化,他的弟子越来越多。在元杂剧《庞涓夜走马陵道》中,孙膑和庞涓也被视为鬼谷弟子。明代茅元仪《武备志》中将尉耀子也被视为鬼谷弟子。三个人都属于兵家,也就是说,原本属于纵横家的鬼谷子最迟在元明时期被塑造成兵家。
很难说苏秦和张仪是否都是鬼谷弟子。《史记》说,苏秦、张仪同时师从鬼谷子,东汉王充的《论衡答娘》也记录了一个故事:“传说中说:“苏秦、张仪从横习鬼谷先生那里挖了一个坑,说:‘下去,说让我哭出来,那就耐分人君之地。苏秦下说鬼谷先生泪下沾襟。张仪不若。文章中提到的“传记”是指王充读过的一本书。当王充写这篇文章时,他可能忘记了故事来自哪本书,所以他用“传记”来代替它,这是当时常用的写作方法。在这些作品中,苏秦、张仪是同学。特别是由于《史记》的巨大影响力,大多数学者已经相信了2000多年。直到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战国纵横家书》的出土才改变了人们的观点。
[img]249881[/img]
从现有史料可以看出,张仪的活动时间约为秦惠文王时期(前337-前311年),公元前309年5月,张仪卒于魏。苏秦与张仪有过交集。《战国纵横家书》记载,在公元前312年秦、魏、韩联盟与楚、齐、宋联盟的战争中,苏秦以门客的身份向时任楚国客卿的陈云提出了如何打击陈云的政敌张毅的建议。也就是说,在张仪早已名扬天下的时候,苏秦还只是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门客。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乐毅破齐前后。张毅去世已经20多年了。他们在战国政治舞台上只是“你唱歌,我出现”。他们不太可能是同学。然而,他们仍然可能是鬼谷子的学生。毕竟孔子学生的年龄差距也达到了三四十岁。至少苏秦应该是鬼谷子的学生。正如上面提到的,很多人曾经认为苏秦是《鬼谷子》的作者,这足以说明他们有着密切的联系。
那鬼谷子到底有多厉害呢?事实上,鬼谷子只是一位研究纵横艺术的理论家。我们常说理论联系实际,这句话的前提是理论与实践是分离的。孔子、墨子、韩非子等人都提出了一系列的治国理论,但是他们自己的政治实践并不成功。同样,如果真的让鬼谷子游说各国君臣,恐怕也未必能取得苏秦的成就。俗话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鬼谷子的工作是什么?鬼谷子的弟子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