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杨嗣昌,大家都会想到什么?
杨嗣昌是一个孝顺、有战略眼光、务实、不畏人言、能为崇祯背锅的人。
我正在梳理崇祯朝的历史,倾向于政治、军事和财政问题。我集中读了《孙传庭疏竹》、《卢象升疏竹》、《杨嗣昌集》、《柴庵疏集》吴面、范景文集,袁崇焕集。现在点祁彪佳、张国维部分奏议。包括其他一些连续的历史资料,逐渐感受到每个人的特点,这是从列传中无法实现的。通过对比,我总结了杨嗣昌的四个特点。接下来,让我们仔细谈谈。
[img]249746[/img]
1、孝顺
杨思昌家族代代相传。杨思昌担任关门兵备道时,父亲杨鹤在陕西与农民军作战失败下狱。当时,杨思昌为父亲大喊“请代替父亲死”。后来,当山永巡抚和宣大总督仍然为父亲大喊大叫时,兵部尚书和内阁大学士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的儿子杨山松也很孝顺。据估计,这是一所家庭学校。
2、有战略眼光
杨嗣昌进京任兵部尚书后,迅速抓住本质问题,优先安内,加强边防。
中央统一管理,议兵12万,边军编制,马三步七,工资280万。这是根据辽东军的工资水平筹集的。战略上“四正六角”,1637年12月发动总攻,取得巨大成功。
[img]249747[/img]
在陕西洪承类、孙传庭取得巨大成就,在中原,各种起义军纷纷向熊廷璧投降。
3、负责且务实
明末许多大臣务虚,白天参加聚会,写诗,晚上抱怨,写奏议。这种演奏一般都是风闻乐事,不实用。
杨思昌在行动上坚持实用第一。安内优先考虑、讨论和讨论都是非常实用的策略。训练士兵,提高军队调度和作战能力,地方政府实施裁练,实施坚壁清野。自然,我们应该扩大工资来源。当情况恶化到这一步时,强大的士兵是根本,人民的心是失控的。
崇祯朝努力工作很少见。
[img]249748[/img]
4、不畏人言,能为崇祯背锅
崇祯没有旧臣,很难实现内阁和司礼监如臂的指示。臣子忠于大明而不是他,这导致很少有人为他遮风挡雨,他变得越来越孤独。
杨思昌的能力属于中高水平。他孝顺负责,不怕舆论和领导的奉献和务实。这些都是晋升的重要特征。在崇祯十七年里,他在生前后都赢得了崇祯的赞誉。
而且他在任期间也做了很多事情:支持孙传庭清军清屯,确认应援战兵,议兵议薪,发动对农民军的总攻击;训练战士,训练决战部队。
明末大臣杨嗣昌,他的身体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