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离我们最近,留下了最丰富的历史资料,传播的故事比其他朝代要多得多。此外,古装剧由清代宫廷剧主导,人们对清朝皇帝的后宫也最感兴趣。从顺治皇帝和董鄂妃,到末代溥仪和婉容皇后,他们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地被写下和赞扬。
我们今天要谈的是雍正皇帝和他的后妃。
[img]249660[/img]
雍正皇帝,即清代宗爱新觉罗·胤祯,在45岁时继位。在他58年的生活中,他有多达30个妻子和妃子。然而,在这30人中,只有两人孝敬宪皇后乌拉和敦肃皇妃,与雍正皇帝合葬。
乌拉那拉是雍正皇帝的发妻。康熙三十年(1691年),他以康熙皇帝的命令嫁给了银珍。当时,银珍和乌拉那拉都还年轻,他们一起长大。对双方来说,对方都是生活中有特殊意义的人。
[img]249661[/img]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春天,20岁的胤祯和17岁的乌喇那拉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也是胤祯的长子洪晖。第二年同月,胤祯被封存,第一次成为贝勒。然而,当胤祯和乌喇那拉的小家庭越来越好的时候,洪晖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去世了。
长子的不幸离去给乌拉氏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为胤祯生过孩子,成了一个没有孩子的妻子。然而,即使她没有孩子,雍正元年(1723)2月,在皇太后和雍正皇帝的支持下,她仍然成为了一个清新的国家母亲。
天不怜悯,乌拉那拉成为皇后九年后因病去世。雍正九年(1731)9月29日去世当天,病重的乌拉那拉在昌春园停留,雍正亲自去看望。然而,雍正离开几个小时后,乌拉那拉去世了。
雍正陪伴了他40多年的妻子去世,为此流下了眼泪。当时,雍正还想亲自为乌喇那拉的葬礼操纵,最后在大臣们的尽力反对中放弃。雍正本人走到生命的尽头时,乾隆皇帝也按照礼制和雍正的遗愿,将夫妻俩葬在泰陵。
敦肃皇妃年氏,她能入葬泰陵,还是她与雍正的友谊。年氏是清朝汉朝著名大臣年希尧和年羹尧的妹妹,也是清朝第一位汉族贵妃。
和乌喇那拉一样,年氏是由康熙皇帝亲自授权的。虽然她没有乌喇那拉正福晋的地位,但她深受胤祯的喜爱。
从康熙五十四年(1715)到雍正元年(1723年),年氏为胤祯生下了第四个女人,皇七子,皇八子,皇九子。而这四位皇子皇女,就是康熙五十四年(1715)至雍正十年(1732)之间出生的雍正帝的全部子女。换句话说,从年氏成为雍正帝孩子的母亲,到年氏去世,雍正再也没有让别人为他生孩子。这说明雍正对年氏用情之深。
雍正三年(1725年)11月,雍正因政事忙得不可开交,但他仍然担心此时生病的年氏,因此他下令将年氏册封为皇妃。李,曾经比年氏更早成为侧福晋,也更早生下王子,一生只成为一个妃子。雍正出生时可以给予特殊待遇,后来可以埋在泰陵也不是耸人听闻的。
至于雍正皇帝30个妃子的另外28个妃子,包括乾隆皇帝的生母小圣宪皇后牛虎禄,她最终只埋葬在泰东陵,与雍正皇帝的泰陵相隔千米。这些妃子不能永远陪伴雍正皇帝有两个主要原因。
@ 从先秦到清朝,一直有殉葬制度。对贵族来说,他们死后可以由妻妾、仆人、陶勇、财宝等葬礼。清初,皇室仍然很受欢迎。
清太祖、清太宗甚至顺治皇帝都有妃嫔殉葬。后来,随着满蒙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加深,殉葬的气氛略有改善。雍正皇帝在世时,他曾在重病后下令清点自己的殉葬品,其中没有妃嫔或仆人,只有父母送给他的几盘珠子、一个玻璃鼻烟壶、一个自鸣钟、一枚古钱和一部《日本课经告白》。康熙皇帝遵循雍正的意见,自然不会让他还活着的妃嫔们埋葬。
另一个原因是合葬制度。葬礼意味着夫妻死后终于在一个地方。雍正皇帝有两位皇后,一位是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另一位是孝敬宪皇后牛虎禄氏。前者是雍正在世时亲自密封的皇后,也是与他在一起40年的正妻。后者是康熙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继位后被尊为皇太后,乾隆四十二年(1777)死后被尊为孝圣宪皇后。
雍正去世时,他有而且只有乌喇那拉氏这个正妻,便自然地与他合葬。
年氏一直深受雍正的喜爱。他是雍正皇帝情感上与乌喇那拉的伴侣。他也是仅次于皇后的贵妃,有机会埋葬雍正。与乌喇那拉氏类似,年氏也是雍正皇帝死时唯一的贵妃。耿氏后来被尊为纯义皇妃,直到乾隆皇帝登基后才被乾隆皇帝尊敬。
总的来说,乌喇那拉氏和年氏能成为唯一与雍正皇帝合葬的女性,在爱情和礼仪上都是合适的。
乌喇那拉氏的地位如何?为什么死后把她和皇帝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