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讲高保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的一位国君出于对宋太祖赵匡胤的恐惧,私自将纳贡的数量增加到三次,使刚当上皇帝的赵头感到困惑。
这个人是南平国的第三代国君——高保融。
在众多高从教的儿子中,高保融排名第三。根据史料记载,他不仅没有任何特长,而且反应迟钝,相当迟钝。用民间白话来说,就是缺根弦。然而,不知道为什么,高从教出奇地爱着这个儿子。
在众多兄弟中,高保融的成长应该是最幸福的。他从王子舍人到地方刺史,再到军事将领,都是在父亲高从教的个人教导和指导下经历过的。
[img]249647[/img]
即便如此,高保融在接任南平国君后,所做的事情依然令人发笑。
公元948年,高从教卧病不起时,任命高保融兼领内外军事,为他的接管奠定了基础。同年10月,高从教病逝后,高保融顺利继位,成为南平第三代国君。
南平国在高从教病逝之前,已向后汉政权俯首称臣,@ 高保融继位后,后汉皇帝还以诏书的形式授予荆南节度使、同平章事等职。
在高保荣统治期间,他非常尊敬后汉皇帝,并按照协议按时孝顺他。为了回报礼物,后汉皇帝还每隔一段时间用一些虚假的头衔来安慰南平的臣民。如服务员、中国书记令、渤海国王等,这些无用的实际职责遥领虚假头衔,后汉朝廷并不吝啬,每两三年,将以圣旨的形式奖励一次。在这样的环境下,国王真的很有趣。
据史料记载,高保荣虽然是南平国君,但实际上有点像傀儡。然而,他的傀儡不是外人建造的,而是他愿意成为傀儡。
高保融对国家规模政策没有任何看法。所有的主张和决定都来自他的兄弟高保旭。高保融唯一做的就是在他哥哥做出决定后,他负责宣布和执行,仅此而已。@ 在高保融执政期间,几乎没有政治成就。只能说,这是符合规则的。它既没有信用也没有努力工作。在别人的操纵下,它已经成为傀儡君主14年了。
@ 高宝荣有一个爱好,喜欢说服别人投降。他在位期间有两个例子:公元958年,在南平国家协调后周击败南唐后,高宝荣派使者到南唐,说服南唐成为后周的大臣;同年6月,高宝荣专门派使者到蜀,说服蜀到后周。第一次建议失败了,高宝荣坚持派使者三次,但仍然失败了。
[img]249648[/img]
有趣的是,后周朝廷对高保融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评价,并给予了100块布作为奖励。如果你被其他国王取代,你可能会对后周如此蔑视的奖励感到愤怒,但高保融并不这么认为,但非常高兴。
公元960年,赵匡胤成立大宋后,高保融所做的事情让人哭笑不得。
高保荣非常害怕大宋的崛起,第一次向大宋朝廷鞠躬。赵匡胤也非常高兴南平国的诚实行为,不仅保留了南平国的地区,而且还发布了一项法令,给了高保荣一些奖励。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但让赵匡胤有些内疚。
南平国进贡不到一年就进了三次,使者每次放下东西就走,什么要求都没提。
有句老祖宗说得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赵匡胤拿不到高保融葫芦里卖的药,有些是空的,心里一直在想。据史料记载,赵匡胤当时的反应只有两个字:“很可疑!”。幸运的是,高保融很快就去世了,所以没有以下内容。
历史证明:礼物虽然好,但不是越多越好!像高保融一样,如果把礼物送到这个高度,纵观历史资料,估计很难找到第二个人。
高保融:当傀儡在14年内自得其乐时,最终的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