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萨都拉:元代词人之冠,揭示他的生活和作品欣赏

接下来,带你去追求历史上真实的萨都拉,去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有这样一个词,它结合了山水描写、登古、伤时感世、自叹生活经历,眼前的风景,胸中的情感,交汇在笔端。全词以北宋大作家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韵脚,但略有变化,蕴含着深沉、豪迈、凄凉的悲哀。

这个词被称为“元代词人之冠”的萨都拉[là]代表作《念奴娇登石头城》。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位诗人。

萨都拉(1272-1355年),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人(蒙古族),元代著名诗人画家。他的祖先是西域人。他的祖父思兰不花,他的父亲阿鲁赤守护着云和代。萨都拉出生在雁门(今山西代县)。

萨都拉擅长绘画,精通书法,尤其擅长楷书。有虎卧龙跳才,被世人称为“雁门才子”。

“念奴娇·登石头城”这个词是萨都拉访金陵的怀古之作,描述了世事的变迁,表达了人生的无限情感。

《念奴娇·登石头城》

石城,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只有青山如墙。屏蔽太阳的旗帜,连云桅杆,白骨如雪。一江南北,消磨了多少英雄?

孤独的夏天离开宫殿,东风战车,芳草年复一年。夕阳没有人松路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重前方,在繁华的镜子里,换成青发。悲伤永远,秦淮是一片明月。

从元文宗到顺三年(1332),萨都拉出任江南诸道御史台史,移居金陵(今南京)。在金陵游玩的时候,看到了石城的荒凉与残酷,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优秀的歌词。

[img]249269[/img]

萨都拉登上石城。环顾四周,天空的尽头与吴、楚联系在一起。眼前空虚渺茫。过去六朝胜地的繁荣已经消失,只有河流和青山依然存在。

接下来,回忆起这里发生的战争,硝烟不断,生物被涂炭,白骨遍野如雪。这么多英雄在这条河的两岸消磨了他们的智慧、勇气甚至生命。

下一部电影是专门从南朝繁荣的消亡中写的。在金陵的宫殿里,它已经变得荒凉、孤独和衰落。日落后,松树林空无一人,幽火时隐时现。

在歌舞宴会的生活中,我没有取得任何成就,但青丝已经变成了白发,流逝了一辈子的青春。现在淮河上的明月依旧,但六朝的繁荣早已消失,只留下无限的悲伤。

[img]249270[/img]

萨都拉在词中因为古人的叹息而伤害了自己,就像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怀古到哀叹自己一样:“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此时,元帝国正在衰落,即将被摧毁。在这个词中,萨都拉既悲伤了古人,也悲伤了自己。最后,他流露出两句悲伤的话:“永远悲伤,秦淮是一片明月。”总结了整个词的悲伤。

明代刘子钟在《萨天锡诗集序》中评论萨都拉的作品:“它的神化超越了所有的外表,而不是突如其来的,神蛟混海而隐现不可预测,威风仪庭而光彩照人,不耸人听闻。”

的确,萨都拉抚今追昔,全词境界宽广,自然自然,堪称豪放派之作,后人给予如此高的评价也是合适的。


萨都拉:元代词人之冠,揭示他的生活和作品欣赏萨都拉:元代词人之冠,揭示他的生活和作品欣赏

,,,,,

  • 谁是揭秘史上嫁得最远的公主?等待国王死亡
  • 说到中国古代著名的外国人,马可波罗可谓榜上有名,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举世闻名。这位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17岁...

  • 元定宗为何要驳斥罗马教皇?他又是怎样驳斥的
  • 贵由登基时。参加登基大典的人中还有一位意大利方济各会教士柏郎嘉宾。 原来,蒙古军的大规模西征,震惊了整个欧洲。 公元124...

  • 忽必烈是怎样打造以香都为中心的世界性帝国的
  • 在使蒙元王朝和大汗本人引起西方世界的关注方面,谁也没有威尼斯旅行家、尼柯罗的儿子马可·波罗做得更出色,根据他那部在热那...

  • 为什么说是地震帮助成吉思汗攻灭了西夏王朝
  • 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的西北部,有一个与宋、辽(金)三足鼎立的少数民族王国——大夏封建王朝,史称“西夏”,都城为兴庆...

  • 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为何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 蒙古国的确是个能征善战的国家,它仅凭借着100多万的人口和十多万人的军队竟战胜了拥有几千万人口及数百万大军的金国、南宋、...

  • 元定宗贵由是怎么死的?贵由是毒死的吗?
  • 元定宗贵是怎么死的?元定宗波儿只斤贵由(1206-1248年4月),蒙古帝国可汗,史称“贵由汗”,元太宗波儿只斤窝阔台长子。1246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