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谈谈忽必烈的故事。
人们常说“巅峰过后,好境必下”,虽然这不是颠扑不破的规律,但在忽必烈这里却得到了证实。
1279年是忽必烈军事生涯的亮点。今年,他完成了几项花了40多年时间才完成的任务——攻打南宋。然而,今年也成为忽必烈军事生涯的分水岭。啃下南宋最硬的骨头后,他的对外攻击几乎再也没有取得过大胜。对此,有传言说忽必烈在与南宋的战争中运气不好。
气数真的耗尽了吗?高峰后下坡是不可避免的还是偶然的?也许,我们可以从1279年前后忽必烈政治生涯的变化中窥探一两个。
对用人的态度
忽必烈在早期治理漠南时被称为知识渊博的人。大量有识之士聚集在他的家中,被称为“金莲川幕府”。这个智库大多是汉族人。他们为忽必烈治理漠南、赢得汗水和征服世界提出了建议。
然而,在统一世界的过程中,忽必烈开始改变选择和就业。兼容并蓄,重视儒生成为过去,聚敛生财,宠信一方成为常态。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连年用兵,需要大量的军费。信仰儒家文化的工作人员说服他“轻赋薄赋,隐藏人民”,这显然不能满足忽必烈的财富收集和财务管理的刚性需求,所以他开始在朝廷管理财务管理(蒙古元时期,西北、中亚和欧洲)。第一,色目人以善于理财为称;第二,忽必烈还需要培养新的力量来遏制旧的力量。
[img]248820[/img]
一旦忽必烈,他首先重用了色目人阿合马。阿和马原本是女王嫁给的奴隶,直到1262年才开始登上政坛,善于增税聚敛,为应付国家巨额费用做出了巨大贡献。忽必烈对阿合马非常宠爱,对他“授予政柄,言无不从”。然而,阿和马的政策冒犯了许多朝臣。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贪污、贿赂和滥施刑罚。1282年,他在东宫门前被所有中书省官员暗杀,这也是当时的一个奇怪消息。
虽然阿和马死了,但朝廷的开支仍然存在,所以另一位能够解决忽必烈经济困难的金融专家出现了。他是吐蕃人桑哥。桑哥有办法赚钱,这可以迎合忽必烈的愿望。忽必烈甚至亲自下令为他建造一座“功德碑”。与阿和马相比,桑哥的专横比阿和马更糟糕,官员和人民都很痛苦。后来,他卖掉了官职,贪污受贿。
对权位的态度
自成吉思汗以来,蒙古的汗水继承一直是由汗水生前指定的,由忽里台贵族会议推荐的。在这种继承方式下,当汗水交替时,很容易出现动荡和变量。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学习汉法,听从大臣的建议,建立国家,建立王子。
记载的忽必烈儿子有十二个,真金是长子。忽必烈非常喜欢真金,精心培养他。真金从小学习儒家文化,师从姚枢、窦默等名师。1273年,真金被立为王子。1279年,太子周围的谋臣串通道士李居寿,劝他说忽必烈“皇太子春秋鼎盛,宜预国政。“再加上其他汉臣的劝诫,真金从此开始参决朝政。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百司之事,在演奏忽必烈之前,先向真金汇报。
[img]248821[/img]
1285年,忽必烈主政,王子辅政,一切看似有条不紊、平静的局面被打破。为使真金尽快上台,南台御史上疏请忽必烈禅位给太子,“春秋高,宜禅位于皇太子”。此时忽必烈虽然年过七十,身体状况也不好,但还是没有退意。这种不合时宜的上疏让忽必烈怒不可遏,也为王子增添了怀疑。虽然忽必烈之后没有惩罚太子,但是真金太害怕了,很快就死了,43岁了。
忽必烈对真金之死深受打击。毕竟,这个儿子是他精心培养的继任者。也许是内疚,然后他把王位传给了真金的儿子铁穆耳。
对挫折的态度
蒙古骑兵自成吉思汗以来一直在欧亚大陆上立于不败之地。忽必烈一开始也延续了祖父母的战绩。1279年是忽必烈军事生涯的亮点时刻。今年,他完成了几项花了40多年时间才完成的任务——攻打南宋。然而,在啃下南宋最硬的骨头后,他却无法继续辉煌。在与四大汗国分离后,忽必烈失去了向西扩张的机会,于是他把目光转向了东南,但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却频频失败。
日本两征都败:忽必烈即位后,多次派使者到日本要求对方臣服,但都失败了。于是他决定跨海远征,向日本用兵。1274年,忽必烈派出15000名元军,驾驶900艘远征日本。激战后,元军主动撤退。1281年,忽必烈再次发兵10万远征日本。军队虽然浩浩荡荡,胜利在握,却遭遇海上飓风,军舰沉没,军士大部分受伤,再次失败归来。
[img]248822[/img]
二征安南(越南)惨败:早在忽必烈率军远征大理的时候,他的将军就带领军队与安南交手。南宋灭亡后,忽必烈决心合并安南。1285年,元军以六种方式进攻安南,失败归来。1287年,元军再次征服安南,遭到抵抗后,粮食全部撤退。
爪哇(印尼的爪哇岛)失败:1292年,忽必烈组织了一支2万人的军队,通过海洋攻击爪哇。此时,内战正在爪哇岛上发生。内战一方向元军寻求帮助,并承诺与元军共同管理爪哇。出乎意料的是,在元军帮助他击败对手后,
“盟友”出尔反尔,倒戈相向。元军将军意识到后侥幸逃脱,但士兵也损失了3000多人。
忽必烈原本想立下“征服之王”的人设,却在一番乱打之后,以失败告终远征。
对自己的态度
忽必烈建立了元朝这个强大的帝国,但随着年老体衰和一系列的人生打击,他变得虚弱。
忽必烈最喜欢的妻子察必于1281年去世。1285年,继承人真金王子英年早逝。亲人的去世给忽必烈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img]248823[/img]
忽必烈的雄心壮志也被国内几次远征的失败和层出不穷的问题所扼杀。也许为了缓解压力,他逐渐养成了酗酒和暴饮暴食的习惯。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导致身体状况恶化。从流传下来的画像中可以看出,长期暴饮暴食已经使他肥胖。据说他也长期遭受痛风等疾病的折磨。再加上不可阻挡的衰老,忽必烈的身体状况迅速恶化。时年80岁的忽必烈于1294年去世。
十三世纪最著名的征服者之一,就这样从巅峰倒下了。
为什么忽必烈一生的好运被南宋的一站耗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