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到李亨总会想到电视里的那个,那就得给大家详细说一下。
公元756年7月12日,在杜建红等人的陪同下,王子李恒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登基称帝,这是唐代历史上备受争议的唐肃宗。然而,令后来的历史学界感到困惑的是,唐肃宗李恒一登基,就迫不及待地将天宝15年改为德元年。从表面上看,李恒的举动真是不可思议!
为什么不可思议?
根据中国古代皇帝登基的传统礼仪,新皇帝登基后不会改年,以显示对老皇帝的尊重。即使是篡位的皇帝也会在第二年改年。
例如,唐太宗李世民通过玄武门的变化篡夺了皇帝的宝座,并于公元626年9月4日正式登上王位。然而,出于对太上皇李渊礼仪的尊重,李世民直到公元627年才将年号从“武德”改为“贞观”。
那么,同样是王子的李亨,为什么迫不及待地想在灵武成为皇帝后改变他的年龄呢?李亨迫不及待地想在新年的背后反映唐朝宫廷斗争的情况?
[img]244473[/img]
公元711年,李恒出生在长安东宫的别殿。她的母亲元献皇后是关龙地区的一个著名家庭。公元738年,李龙基立的第一位皇太子李英被杀。唐玄宗召集首相李林福到朝鲜讨论储存问题。李林福强烈推荐吴惠妃的儿子李茂为王子。但李隆基仍然坚持李恒为王子。
李隆基立李亨为王子的理由很简单:
与李瑛相比,李亨的性格更加软弱,不会对李隆基的皇权构成威胁。
而且,为了遏制太子势力,李隆基默许了心腹宰相李林甫和李亨之间的明争暗斗。
那么,李林福是如何压制李恒的呢?公元746年元宵节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李恒独自来到长安的景龙观。当时,李恒非常害怕李林福。为了防止被李林福抓住,李恒独自旅行,他的行为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
李恒到达景龙观后,这位非常谨慎的皇太子先后与妻子的哥哥魏健、河西节让皇甫独自见面。
理论上,这次会议只是一次普通的节日会议。人们在元宵节会见亲戚朋友,王子李恒见亲戚朋友当然是人之常情。然而,在心术不正的首相李林甫眼中,李恒的“人之常情”成了“别有用心”。
为了打压李亨的势力,李林甫给李隆基做了一个小报告,“魏坚和皇甫只能拥立王子,共同谋反”。
为了确认李亨的莫须有罪,心肠狠毒的李林甫还煽动皇史上的丞杨谨矜向李隆基上了一个奏疏。奏疏的内容写道,魏坚和皇甫只是设立了王子谋反。
两面三刀的李林甫。在暗中罗织罪名的同时,他打压了皇甫唯明、魏坚等人,并将魏坚提升为官员。魏坚不知坏人心,竟然接受了李林甫的升职。随后,李林甫将皇甫唯明和魏坚一网打尽,并将两人杀死。出于自我保护,李亨主动与妻子韦氏离婚,并让韦氏出家为尼。李亨在一个普通的元宵节见面,不仅失去了亲戚朋友的生命,还和妻子离婚了。这对李亨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img]244474[/img]
从那以后,在唐玄宗的默许下,李林甫一个接一个地给李亨施加了压力。李亨恨李林甫,更恨默许李林甫欺负父亲。然而,在李林甫和李隆基的巨大压力下,李亨等待着复仇的机会,但他表面上保持沉默。
公元753年,李林甫去世。比李林甫更昏庸的杨国忠登上宰相大位。
一方面,杨国忠清理了李林甫的政治势力,另一方面,他继承了李林甫的做法,继续压制王子李亨。
李亨对杨国忠充满敌意!但李亨也知道,他的父亲李隆基默许李林甫和杨国忠欺负他的“幕后老板”。如果政治形势发生变化,李亨肯定会报复李隆基。
绝地反击李亨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6月14日,唐玄宗及其代表团逃往马尾驿,一场针对唐玄宗的政变爆发。当李隆基逃跑时,他带来了3000多名禁军来保护自己,但李隆基没想到的是,为了削弱父亲的权力,王子李恒秘密掌握了禁军的精锐部队——
。这是李亨和李隆基权力消失的重要标志。
756年6月14日,守卫李隆基的禁军官兵又累又饿。大多数禁军官兵已经离开了李隆基。借此机会,李恒默许禁军在马尾驿西门砍死杨国忠,然后强迫李隆基的爱妃杨贵妃自杀。
马尾驿兵变后,李隆基虽然名义上还是皇帝,但实际权力却被李亨削弱了。这为李亨北上称帝奠定了基础。
随后,李亨和李隆基分道扬镳。为了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斗中树立自己的名声,李亨在杜鸿渐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今天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的朔方军大本营。
[img]244475[/img]
来到灵武的李亨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十多年来,李亨一直被李隆基打压,吃了苦,累了。
李亨为了保住王子的位置,被迫失去妻子韦氏。
如今,灵武和李隆基所在的四川成都相距甚远,李隆基做什么也是鞭长莫及的。为了证明自己应对安史之乱的合法性,李亨和随从于公元756年7月12日在灵武城南门的城墙上举行了登基仪式。
为彻底摆脱李隆基的影响,李亨刚登基,将年号从天宝15年改为德元年。
这是李亨对李隆基的又一次报复性反击。
创造开元盛世的一代“英雄皇帝”李隆基从未想过,他的儿子会主动抢夺班级和权力,冒着全世界的风险,改变了他的年龄。你知道,
即使父亲退位为太上皇,让儿子登基,第二年儿子的改年号也会改。
李世民用玄武门篡位登基,但第二年将年号从武德改为贞观。然而,李亨在中国历史上做出了极其罕见的举动——在父亲主动退位之前,他的儿子直接抢班夺权,改变了父亲和皇帝的年号。从改年号可以看出,冰冻三尺不是一天建成的,李隆基和李亨的矛盾确实达到了不可分割的程度。
[img]244476[/img]
当然,这还没有结束。唐军收复长安后,李亨还采取措施直接剥夺了太上皇李隆基的全部权力。李亨不能容忍李隆基见面并向人民挥手。
@ 李隆基被李亨软禁,李隆基身边的亲信,如宦官高力士、重臣陈玄礼等,都被李亨清理干净。
俗话说,不作不死。李隆基的晚年是如此的凄凉,这完全是因果报应,以残忍的手段压制他的儿子!俗话说,虎毒不吃子,而李隆基却触及了“虎毒不吃子”的底线。在古代统一政权中,为了皇权打压儿子时有发生,但事后皇帝一般不会杀太子。即使一些皇帝杀了王子,他们也会后悔。例如,汉武帝在杀死王子刘据后感到内疚。他不仅为王子刘据修建了一座寺庙,还拯救了王子的孙子。汉宣帝刘病了。
而李隆基在人伦道德上比汉武帝没有底线!在杀死了第一个太子李瑛之后,李隆基不但没有遗憾,还一个接一个地迫害了第二个太子李亨。@ 李隆基不仅失去了首都,失去了他的爱妃,失去了他的王位,而且在晚年过着如此凄凉的生活。如果李隆基在位期间能够在处理王子的问题上保持最低的人伦道德底线,李亨在李隆基的晚年就不会对父亲如此刻薄和残忍。
为什么李亨刚登基就迫不及待地要改年号?他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