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收的故事,
唐朝武德九年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三个月后,唐高祖李渊宣布退位,李世民正式登基为唐太宗。当新皇帝登基时,许多领导人不得不改变。当李世民与方玄龄商定中书令(宰相)候选人时,李世民激动地说:“如果薛收还活着,我会让他当宰相的!”
对此,《旧唐书卷七十三》云:
顾谓房玄龄说:“薛收若在,我当中书令处之。”
[img]242507[/img]
薛收是谁?为什么李世民永远不会忘记他?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他的武将如云。李积、李靖、秦琼、尉迟恭都是一代名将。此外,李世民还有许多文臣和谋士,其中最大的四个是长孙无极、方玄龄、杜如晦,另一个是薛收。如果要把这四位文臣比作古人,那么长孙无忌可以比作汉初的“萧何”,房玄龄可以比作“张良”,杜如可以比作“陈平”。而薛收则相当于东汉末年的“郭嘉”。至于薛收,还要从房玄龄说起。
隋末,李渊的父子在晋阳起兵,一路向西,打算攻打长安。过渭河的时候,有人在账外求见李世民。李世民亲切接待,与他畅谈大事,顿时有了启发感。这个人的名字叫房乔,后人叫房玄龄。
方玄龄归顺李世民后,担任李世民的大秘书,负责文件的掌管和建议。在这个过程中,方玄龄还向李世民推荐了几十位人才,其中最著名的两位是杜如晦和薛收。
不用说,这个人和房玄龄同名,合称“房谋杜断”。而且说薛收,这个人是隋末官员薛道恒的儿子,薛道恒被隋朝杨帝冤杀,薛收发誓永不为隋朝效力,以书生为己。方玄龄久闻薛收的名字,向李世民推荐此人,李世民立即派人带着重金去请,但薛收却被隋末大将尧君素强行招揽。当时薛收不愿归尧君素帐下,尧君素派人先囚禁薛收的母亲,薛收为了救母,不得不屈服于尧君素。后来,李世民在蒲州打败尧君素,最终将薛收入帐下。
[img]242508[/img]
薛收回唐朝后,一直为李世民效力。他不仅能对情况做出最准确的判断,还能猜出李世民的心思。每次李世民有所思,意见不成熟,薛收都能稍微润色完整地说出李世民的建议。《旧唐书》云:
时太宗专职征伐,叫书露布,多出于收。言辞敏捷,还同宿构,马上就成了,从来没有逃过。
武德四年来,李世民奉李渊之命攻打王世充。这是一场生死大战。当时,李密和宇文化已经战败。李渊占据了关西,王世充占据了河南,窦建德占据了河北。三人分别以唐、郑、夏为国名,呈现出三足鼎立的趋势。李世民带着秦王府的一干战将,把房、杜、长孙、薛收等人全部带到战场上,争取一举灭王世充。战争开始时,李世民连战连捷,大军突破虎牢关,直指洛阳,王世大吃一惊,迅速派人向窦建德求助。
窦建德和王世充满仇恨,但当时他们三足鼎立。如果王世充输了,嘴唇死了,牙齿冷了,唐军肯定会威胁到河北。因此,窦建德率领10万兵马从外围攻打唐军。当时的情况对李世民来说非常危急。大臣们建议李世民撤军。李世民也犹豫了一下,问了几位顾问。这时,薛收仔细分析了情况,帮助李世民下定决心。《新唐书》(删除)云:
窦建德来帮忙,诸将争言敛军,以观贼形势,收独说:“不然。世充据东都,正苦不堪言,是为了战不得。今建德身总众以来,必将飞毂转粮,更互相喂养。两贼连固,则伊、洛间胜负未能岁月定也。……彼以疲老,当吾堂之锋,一战必举。不到十天,二贼就可以绑在手下了。”
薛收的意思是:王世充被我们包围在洛阳,城里粮草不足。如果我们想和我们战斗,我们只需要把他困住。窦建德千里迢迢来袭,粮草转移很麻烦。我们只需要阻止他的后面。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退出军队,他们两个一起工作,我们将失去机会。现在我们有绝对的优势。如果我们努力工作,我们可以杀死两个小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确定中原!
薛收的话与三国时期“鬼才”郭嘉提出的“十胜论”非常相似,可以称之为鞭辟入,直接促使李世民下定决心死战。最后,如薛收所说,李世民用重兵包围洛阳,然后用3500名玄甲军根据地形阻挡窦建德的10万军队。最后,王世充支撑不住,开门投降。李世民再次退出与窦建德的决战,窦建德最终战败并被俘。
虎牢关一战,李世民灭了两大枭雄,主宰了中原,从此,世界上没有枭雄有实力与唐军抗衡。薛收在这场战斗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薛收不仅帮助唐朝摧毁了王世充和窦建德,而且在消灭隋末另一位英雄刘黑凯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年来,刘黑凯在相州称王,李世民率军征服刘黑凯,但连连受挫,无法取胜,名将罗士信(罗成原型人物)也因此阵亡。这时,薛收献计建议李世民假装正面进攻,然后派大军从后面路断刘黑凯的粮道。刘黑凯没有粮食,多次召李世民决战,李世民无法坚持。刘黑凯心急如焚,士气低落,李世民又决堤淹城,最终打败了刘黑凯。这场战争,薛收又立奇功。
隋末一书生薛收乃,经房玄龄推荐,最终成为秦王府谋士。仅凭他帮助唐朝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凯三大强敌,已被视为不朽之功。然而,慧极必伤,武德七年,薛收一病不起,李世民想尽办法诊治,却未能挽救薛收的生命。薛收病逝时,年仅33岁。李世民亲自去吊祭,在薛收灵前痛哭不已。这和曹操失去郭嘉的英年早逝有多相似!
从那以后,李世民每一件大事,都会怀念薛收。李世民登基后,也认为薛收是中书令的最佳人选。然而,薛收已经不在了,没有死人独自思考。
薛收:方玄龄推荐的书生,结果成了大唐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