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赵匡胤策划了“杯酒释兵权”,既收回了兵权,解决了自己的忧患,又在人们心中树立了“仁义之君”的形象。
[img]241177[/img]
然而,这也导致了后来朝中没有将军。为了找到一个可靠的将军,赵匡胤付出了很多努力。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可靠的张琼,准备让他成为一名禁军将军,但一起无辜的诽谤案导致张琼不得不被杀。就在赵匡胤为此感到悲伤的时候,杨信的名字慢慢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升职后,杨信突然变得哑巴
杨信和张琼没什么不同。他们都是早年跟随赵匡胤的亲信。他为“陈桥兵变”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既有能力又忠于自己
。赵匡胤直接向杨信发出了升迁令。
然而,杨欣在收到法令后并不那么高兴。毕竟,张琼刚刚被砍头,这不是一件好工作,总是被砍头啊,没有人愿意这么做。
但话说回来,抗旨更是死罪,杨信只能咬牙接圣旨。
巧合的是,就在他上任后不久,可能是他的心理压力有点大。杨信病得很重,病得很重。他直接在家休息了半年多。后来,由于病情严重,他甚至变得哑巴。
他认为自己现在是个哑巴残疾人。他认为自己总能卸下将军的职务,回家养老。不幸的是,我们的杨信还太年轻。皇帝不喜欢一个不会说话但只会执行命令的工具人吗?祸从口出。现在你不能说话了。只要听从你的意愿,安全地做事。
所以,赵匡胤非常高兴,不仅让他的官员恢复了工作,还给了他巨大的奖励。
虽然杨信不能说话,但他心里还是很清楚。他知道皇帝重用他是什么。杨信一直保持低调,有条不紊地管理着禁军,从不主动请功。
[img]241178[/img]
作为一个男人,杨信可是比被砍头的张琼强多了,张琼是自己招摇自大而被杀的。
杨信多次升职
公元969年,北宋杜延进将军和其他人计划叛乱。杨欣发现后,相关人员一夜之间被逮捕,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被扼杀在襁褓中。在这件事上,赵匡胤对杨欣的表现非常满意,并将他提拔为宫前督察和禁军总指挥。
赵匡胤如此信任杨信,以至于他把所有的财产安全都给了他。
为了回报赵匡胤的重量,杨欣把一生都献给了赵匡胤。在一次水军演习中,远方守卫的杨欣看到,嘈杂的马认为有人会刺伤赵匡胤,于是他立即穿上盔甲,骑上战马保护主人。虽然这只是一种误解,但赵匡胤仍然很感动,对周围的大臣说:“这也是一个真正忠诚的大臣。”
看这里,但不要认为杨欣是个鲁莽的人。虽然杨欣失声了,但为了更好地管理军队,报告军事情况,杨欣自己创造了一套手语,并找到了一个特别的随从来做自己的随身翻译。每次他在朝鲜,这个随身翻译总是能准确地表达他的意思。赵匡胤一再称赞他。
[img]241179[/img]
杨信突然开口说话
公元978年,杨欣病重,时间不多了。宋太宗赵光义亲自来看望老大臣。令人惊讶的是,已经哑巴了10多年的杨欣突然说了些什么,但这也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演讲。他一再感谢两代皇帝的善良,然后含泪去世。
后人认为,杨信的哑巴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但想想看,假装哑巴10多年并不容易。杨信多年来一直忠于自己的职责,从未失职。令人钦佩的是,他在宋代过着如此稳定的生活,这使得将军们难以生存。
为什么赵匡胤如此信任杨信?为什么杨信升职后突然变得哑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