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说到刘超,你一定听说过。
在朱元璋的许多儿子中,燕王朱迪才华横溢,能力出众,野心勃勃。不幸的是,王位继承人没有光顾他。不幸的是,这并没有影响他作为皇帝的热情。朱元璋死后,孙子朱允炆继位为建文帝。建文帝上台后,开始削藩。作为皇叔,朱迪本来打算造反当皇帝。再加上皇帝削藩的逼迫,他终于下定决心起兵造反。朱棣表面上装疯卖傻,私下招兵马,建兵器,伺机起兵。
公元1399年,燕王朱迪以“清君侧”的名义在北平宣布起兵,剑指南京建文帝的政权。建文帝优柔寡断,妇人之仁,错过了最佳用兵时间。经过四年的较量,明朝政府军最终大败,建文帝下落不明。公元1402年,朱迪率领叛军进入南京,宣布登基为永乐帝,即明成祖。
朱棣登基为帝后,对建文帝一朝的官员进行了血洗。所有反对他、不愿归属的人都被杀,包括方孝孺和铁铉。朱棣为了打击反对者,对别人起到了威慑作用,任何与这些人稍有关系的人,都会毫不手软地干掉。在被冤枉杀害的人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铁骨铮铮,死得悲惨惨烈,死得令人钦佩。不用说,方孝孺和铁铉有一个14岁的男孩,特别令人钦佩。这个男孩叫刘超。
[img]239459[/img]
刘超,1388年出生于山东省青州市,年少练武,力量大,练得好,是武术高手。刘超的父亲和他不一样。他的父亲刘固是一位知识渊博的文人。他早年在青州当地的教育体系工作,是一名教学骨干(类似于教育体育局局长)。刘固为官廉洁,为人正直,注重发展当地教育事业,在人民中留下了良好的口碑。久而久之,刘固的名声传到了中央官员景清的耳朵里。时任御史大夫的景清,给刘固写了一封信,信中的内容是提拔刘固到京城当官。刘固本人也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这次被朝廷提拔,自然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就去京城上任。
[img]239460[/img]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几天前,朱迪进入南京。为了避免战争,刘固不得不辞职回家。然而,一场噩运正在悄悄地向他走来。御史大夫景清表面上装作投降朱迪,忠于朱迪,其实是偷偷找机会刺朱迪。朱棣登基后不久,一天早上,景清的衣服里藏着一把匕首,等待杀死朱棣的机会。朱迪一直保持警惕,对景清持怀疑态度。碰巧这一天,朱迪发现景清看起来很紧张,就让侍卫搜身景清。一搜一搜,景清被拖出去酷刑。
景清死后,曾与她有过交往的官员被逮捕审问,当年被景清提拔的刘固也没能幸免。刘固一家最终被判处死刑。行刑当天,14岁的刘超和家人一样,被五花大绑,押入刑场。刽子手先杀了刘超的长辈。看着父母长辈一个个惨死,刘超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他用尽全力打断绳子,然后迅速拿起刽子手的大刀,向在场的官员和侍卫砍刀,瞬间杀死了十几个人。人们被这一幕惊呆了,他们纷纷拍手叫好。
即使刘彻有洪荒之力,他也无法与许多衙役作战。最后,他被抓住了。朱迪残忍地处死了他。作为一名死刑犯,刘超在刑场上的英雄精神可能再也找不到历史上的第二名了。
14岁的男孩被下令处死。他死前用刀杀死了几名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