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说起李文忠的话,大家一定都听说过。
明朝开国功臣李文忠在明初封爵的开国六公中排名第四,仅次于李善长、徐达和常遇春。在明朝享受太庙的英雄中,他排名第一@ 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
此外,在明初的英雄中,只有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岐阳王李文忠、宁河王邓愈、东瓯王汤和五位在死后被追封。
[img]238967[/img]
虽然李文忠的地位可能是朱元璋侄子的便宜,但他的功劳也是他自己真正的战斗。
李文忠十二岁时,他的家乡发生了干旱和瘟疫。他的母亲朱在灾难中死亡。这时,他赶上了一系列的军事灾难。两年后,李文忠和父亲李珍得知叔叔朱元璋在滁州,就去投奔了。
李文忠到达滁州。见到朱元璋后,朱元璋把他留在身边,请老师教他读书。19岁时,李文忠开始领导朱元璋的亲军,与军队作战。在池州作战时,他攻占了青阳、石岱、太平和景德四个县。
20岁时,李文忠带领邓愈和胡大海带领军队进入浙江攻占建德,开始了他在浙江的辉煌职业生涯。李文忠守卫建德时,张士诚经常入侵。李文忠率领军队两次击败他,攻占分水,击败三溪的张士诚军队。从那以后,张士诚再也不敢入侵建德等地了。
到了22年,张士诚趁李文忠被苗兵叛乱搞得焦头烂额的机会,派下属10万大军进攻一切。守将谢再兴向李文忠求助,李文忠派胡德济率军救援,但诸全依然危急。
李文忠处于无兵可调的尴尬状态。就在这时,朱元璋派邵荣带领军队进入处州平叛。李文忠趁机威胁邵荣要带领军队进行救援。得到消息后,张士诚军趁夜逃跑。谢再兴和胡德济趁机追杀张士诚,打败了张士诚。
第二年,谢再兴投靠张士诚,李文忠与其在义乌作战,李文忠率领1000多名骑兵突破敌阵,大打破谢再兴。为了守卫诸全,李文忠在诸全50英里处修建了一座新城。
[img]238968[/img]
张士诚派李伯生率领16万军队进攻李文忠修建的新城,但未能占领新城。到25年,张士诚再次派李伯生率领20万军队进攻新城。
部长胡德济建议避开敌人的边缘,坚持营地,等待救援部队。李文忠不怕敌人的几倍力量,徐大兴、汤克明等左军,严德、王德等右军,亲自领导中国军队,冲锋在前。
第二天决战时,浓雾弥漫,当雾稍微散去时,李文忠率领数十名精锐骑兵,手持长矛奔驰而下,直奔敌军中军主力。
张士诚军的精锐骑兵包围了李文忠。李文忠坚持不懈,左右冲突,杀死了许多敌人,无敌。军队的主力进攻,张士诚军队立即崩溃,李文忠追逐敌人数十英里,斩首数万英里,缴获了无数的粮食和草地行李,李伯生只是免费的。
到26年,朱元璋大军攻打张士诚,李文忠被命令攻打杭州,以遏制浙江的敌人。李文忠率领军队征服了桐庐、新城、阜阳、余杭、杭州的主要投降。此后,李文忠平定浙江,晋升浙江省平章事务。
洪武两年后,李文忠跟随常遇春出塞作战,兵进元上都,吓跑了元顺帝。不久,常遇春突然在军队中猝死。李文忠接替指挥部队,协助将军徐达攻打庆阳。
当李文忠带领军队到达太原时,他得知元军围攻大同,于是带领军队离开雁门关,进入马邑,击退了北元军队。当时,在雨雪交加的天气里,李文忠坚持让军队前进五英里,坚守河流。
[img]238969[/img]
元军晚上来抢劫营地,李文忠危险地击退了他。黎明后,大队的元军到达。李文忠用两个营地的部队与元军的主力作战。敌人疲惫后,他率领精锐进攻,前后进攻,击败元军,俘虏元军将领离开列伯,俘虏杀死1万多名敌人!
洪武三年来,李文忠被任命为左副将军,与将军徐达分路北征。李文忠率领10万人出塞,占领兴和等地后,驻军开平,得知元昭宗新成立。李文忠带领军队星夜兼程,前往应昌,元帝逃跑。他的长子和其他后妃官员被数百人俘虏。
李文忠带领军队经过兴州时,俘虏了北元国公江文清等人,降服了3.7万人。到达红罗山时,他降服了杨思祖1.6万多人。李文忠为北征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同年,朱元璋成为大英雄,李文忠被授予曹国公。
洪武五年来,李文忠再次作为左副将军北征,直接攻打和林,进入鲁临河,元军逃跑。李文忠把行李交给后军将领,带领主力,每人携带20天口粮,追击元军主力。
追到土拉河,遇到敌人,李文忠率领军队进攻,元军撤退。最后,两军在阿鲁浑河作战,李文忠的马被射中。他手里拿着一支短兵作战。部长把李荣把他的马交给了李文忠。李文忠上了马,然后又打了起来。最后,他打败了敌人,俘获了成千上万的敌人。
[img]238970[/img]
明初将领中,李文忠是仅次于常遇春的猛将,南征北战,功勋卓著。朱元璋曾命令他与自己姓朱,最终屡立战功,获准恢复本姓“李”。
而且,他也是一个硬生生把自己拼成官二代的人物。洪武元年,李文忠的父亲李贞经常帮助朱元璋的家人,并被授予恩亲侯。
然而,从那以后,李文忠在战争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洪武三年后,他把父亲的侯爵提升到了公爵,并被授予曹国公的称号。李贞死后,他被授予“陇西郡王”称号,李氏家族在明初显赫一时。
李文忠的起源是什么?他的力量有多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