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钟会,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这个人的历史事迹。
魏灭蜀之战,在反对之声中,只有钟会持赞同态度,表现最积极,所以司马昭把伐魏最多的军队和主攻任务交给了钟会。伐蜀军有五条路。由于邓艾长期与蜀国将军姜伟作战,他带领3万军队拖着姜伟。另一方面,诸葛绪作为回应。任务是拦截姜伟,防止他撤退。其他三路十几万军队都有钟会指挥,目标是先夺取汉中,然后兵锋直接指向成都。毫无疑问,灭蜀之战的重任是由钟会完成的。在实战过程中,姜维听说钟会已进入汉中,立即率军撤退,骗诸葛绪后,迅速撤退剑阁,据险而守。本来姜维和钟会暂时在剑阁相持,一时没有人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但邓艾走阴平小道,出人意料地来到江油,守将马邈投降。邓艾挥师打败绵竹诸葛瞻后,来到成都。蜀汉皇帝刘禅投降后,他命令姜维投降,蜀战争意想不到地结束了。
[img]238086[/img]
与蜀军的战争已经结束,但钟会这边的事情才刚刚开始。早些时候,邓艾要求诸葛绪去西线攻击成都。诸葛绪认为,他接到的命令是拦截姜伟。向西攻击成都不是他自己的任务。他一路向东追击姜伟,但与钟辉相遇。钟会以诸葛绪畏敌不前为由上奏,朝廷用囚车将诸葛绪押回,军队交给钟会指挥。邓艾首先进入成都,认为自己建立了无与伦比的成就,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他私下授予刘禅官职,任命蜀地官员,引起司马昭的不满。钟会秘密报告说,邓艾逾制专权意在反叛。朝廷还将邓艾押解回国,魏国在蜀国的军队全部集中在钟会手中。钟会“独自统帅大军,威震蜀地”。我觉得名利盖世,不能再生活在别人之下了。再加上勇敢的将军和精锐的士卒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反叛了。
钟辉的叛乱计划是让姜伟带领蜀兵走出斜谷。他带领军队紧跟其后,到达长安后兵,分为两条路。他一路骑兵,一路步兵,乘船和水路。他可以在五天内到达洛阳,这可以决定世界上的重大事件。谁知道他还没来得及走,就收到了司马昭的一封信,说贾充已经被派进斜谷,然后自带大军到长安和他钟会汇合。钟会明白,司马昭已经看穿了自己的意图,于是匆匆起事,想退守成都,再做一个刘备。到达成都后,钟会召集魏国所有将军和官员进行囚禁,并以太后的名义说,遗诏要求他讨伐司马昭。谁知道,这些将军的亲兵联合鼓噪进城攻钟会,钟会被乱兵杀死。钟会于16日进入成都,18日被杀,前后仅三天。
[img]238087[/img]
钟会号称无遗策,手里拿着重兵,同时还有一个蜀国,为什么会瞬间崩塌?
野心家有两个共同点:
只是你自己,不认识别人
钟会造反,但他很清楚自己:淮南平叛以来,“无遗策”,魏国伐蜀大军掌握在自己手中,都是精锐部队。此外,蜀国投降士卒,手中有20多万大军。想象一下世界上谁能对抗?但他不知道对手怎么想,蜀汉的姜维能为他用吗?钟会率军出征,魏国有识之士都担心他会在外面反叛,有人甚至直接提醒司马昭。司马昭是怎么说的?我知道,保密!当他接近叛乱时,有人提醒司马昭,司马昭说,我有办法保密。保密,保密什么?司马昭不让他钟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还有姜维,真的能为他这个没有根基的叛徒做出贡献吗?还有魏军的士兵,人打完仗就要回家了。为什么要离开家,跟着你走上造反不归路?
只是开头,不考虑结尾
钟会造反,理想丰满,让姜维打头阵,他自己在后驱大军,到达长安后分兵东下,五天到洛阳,天下一举可定。但是洛阳真的结束了吗?但现实很骨感,司马昭派兵占领斜谷,亲自率领大军来到长安,这让他连潼关都看不见,更别说到洛阳了。但雄心勃勃的家可以称之为“家”,在于他们的心,就像一匹脱缰的马,总会狂奔一段时间。钟会又想出了另一条路,“退保蜀汉”,再做刘备。但他也没有考虑结局是什么?首先是魏国官员将军。他们会把你当刘备吗?即使是一时答应,司马昭也会像楚国人对待楚灵王一样前来“回国免罪,不回去灭族”。你钟会怎么处理?汉中已失,蜀地如何立国?蜀汉还有一个刘禅。姜维为什么要为你服务?钟会不考虑这些后续问题,第一天做出反叛决定,第二天到达成都,立即宣布起事。我真的不知道淮南以来这个“无遗策”的人是自吹自擂还是真的有什么事?只能说欲望之火已经把他的头脑烧昏了。
这就是钟会,这就是雄心勃勃的家!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家庭的脸和风格!钟会和每个雄心勃勃的家庭一样,都有很高的视野,不顾忌。我认为我充满了把握,迅速开始工作,立刻崩溃,匆匆结束。
有人可能会说曹操不是野心家吗?司马氏一门不是野心家吗?既然是篡汉篡魏的人,真的很难直接否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不是钟会这样的野心家。曹操从讨伐董卓开始,征战四方,扫平了多少诸侯?人们自信地说,没有我,天下不知要出多少个皇帝!即便如此,他还是成了“周文王”,代汉的任务留给了儿子。司马氏,司马懿开始连官都不想做,只是魏国真的没有后继者,这才把他推到了最高位。即便如此,这一代魏之事也要经过三代才能完成。假如一定要说他们也是野心家,那只能说钟会是野心家中最好的!
钟会的造反计划是什么?为什么他手里拿着重兵,瞬间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