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明代中后期人们更加注重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吴中涌现了大量著名的文化大师,使明代文坛恢复了一定的活力。吴中的四位才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是唐寅、朱云明、文正明和徐振清。这四个人在吴中更出名。我以前介绍过朱云明的生活和书法。让我们来介绍一下文正明。
[img]237338[/img]
文正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正明,42岁以后更名为征仲,号停云,祖先是衡山人,也叫衡山居士,世人又称“文衡山”文正明是明代的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和鉴藏家。他精通诗歌、文学、书法和绘画,被称为“四绝”。在绘画方面,他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之一,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在书法方面,他是“吴门书派”的领导者之一,与朱允明、王宠并称“吴门三家”;就文学而言,与唐寅、朱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即影视剧中常提到的“江南四才”。
这样一位成功的艺术大师,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是别人眼中的“笨孩子”。另一方面,朱允明从小就被称为神童,五岁能写大字,九岁能写诗;唐寅16岁参加“童生尝试”,高中第一名;徐真卿在家里没有藏书的时候,16岁就有了《新倩集》,在吴忠很有名。相比之下,文正明八岁时不会说话,甚至有人怀疑他的智商有问题,直到十一岁才能说清楚。幸运的是,文正明出生在书香门第,有一个好父亲。他的父亲文林是明朝的作家。他没有轻易放弃,一直非常重视文正明。当然,文正明并没有让父亲失望。他和当时的状元郎吴宽一起学习经史子集,和李应珍一起学习书法,和沈周一起学习绘画。后来,他终于“大器晚成”,各方面都很精通。
[img]237339[/img]
文正明的仕途也相当坎坷。16岁时,父亲去世后,他从未去过任何地方。他全心全意地想着科举考试。从20多岁到50多岁,他参加了9次科学考试,9次失败。直到54岁,他以岁贡生的身份参加了官员考试,并被授予翰林院侍诏职位,这才算正式入仕。然而,官场的生活是黑暗和腐败的,同事们会互相压制和排斥,这与他想象的相去甚远。三年后,他辞职回家了。从那以后,他一直在家里用文墨自娱,不再问世事,这也让他进入了艺术创作的高光时刻。
[img]237340[/img]
事实上,在吴门的四个家庭中,最受命运青睐的应该是文正明。四个家庭中最年轻的徐真卿最早去世了;唐寅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晚年穷困潦倒,最终沮丧地结束了;朱云明也不满意地去世了。文正明辞职后,一直致力于创作。他有很好的诗歌、文字、书籍和绘画。他一直活到90岁。那时他已经很老了。也许他是人生的赢家。
文正明,吴中四才子之一,他的人生经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