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赵武灵王为什么要送秦昭襄王回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往下看
在长平之战中,白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杀害了赵国45万人,赵国从此精力充沛。很多人把这个错误归咎于赵括,认为他的纸上谈兵伤害了赵国。然而,赵国的悲惨命运并不是赵括一个人造成的。如果没有赵武灵王的贪婪,赵国可能不会有这样的损失。很多人会想,这件事和赵武灵王有什么关系?这件事必须从赵武灵王护送秦昭祥王回秦国开始。
[img]236329[/img]
秦昭襄王,名为嬴姬,是秦惠文王的儿子。他出生后,他和母亲米八子被送到燕国。秦惠文王死后,秦昭襄王的哥哥秦武王即位。秦武王天生神力,从小就喜欢和勇士们玩力量游戏。当时,吴获和任鄙因为战斗勇敢而受到秦武王的青睐。秦武王在位期间,他是一位极具战争力的君主。他即位后不久就计划攻打韩国。
秦武王就攻韩问题向左相甘茂和右相楚里疾寻求意见。右相楚里疾坚决反对此事,认为秦国到韩国的路途遥远,劳动者花钱,可能没有收获。若赵、魏两国偷袭,将不堪设想。但左相甘茂认为,“伐宜阳,定三川”是秦国进入中原,成就帝业的关键。若能破坏韩魏联盟,则大事可成。为此,他自愿出使魏国,说服魏王助秦灭韩。秦武王大喜,赏赐甘茂许多财物,让他出使魏国。
[img]236330[/img]
秦武王三年秋,甘茂出使魏国,以“共享韩国优势”诱惑魏王,同时对魏王施加军事压力。最后,秦魏结成联盟,魏国承诺出兵帮助秦国。甘茂带人在宜阳攻击了五个月,但还没有赢。里疾和公孙邈开始提出反对意见。秦武王也计划召回甘茂。甘茂要求秦武王宽容一段时间,并以私人财富奖励军队。果然,军队振作起来,击退了韩国援军。
秦武王四年,秦军突破宜阳城,斩首6万,趁势渡过黄河,夺取武遂建城。韩襄王被迫派大臣到秦国道歉,与秦国和解。秦武王在第一场战斗中取得了成功,这就更糟糕了。同年8月,他告诉孟,比赛是“龙文赤鼎”。结果大鼎脱手,摔断了胫骨,当场气死,享年23岁。秦武王去世后,秦国的国内外势力对王位虎视眈眈,因为他没有留下孩子。
[img]236331[/img]
宣太后本想与惠太后的公子争夺秦王,并得到了右相楚里疾的支持。然而,为了在秦国获得更多的利益,赵武灵王不仅派人将在燕国为质的嬴姬送回了国家,还向秦国施加了政治压力,迫使他们将嬴姬立为秦王,即秦昭襄王。@ 嬴姬能当秦王,赵武灵王“功不可没”。但赵武灵王没想到的是,他的小举动,却为赵国迎来了最大的敌人。
继位后,秦昭襄王采纳了范绥的建议,驱逐了魏冉、宣太后的势力,加强了皇权。然后采取“远近攻”的策略,以韩魏兼并为主要目标,与齐保持良好的关系。后来由于上党郡的原因,秦赵爆发了长平之战。很多人白起坑杀了赵国45万士兵,称白起为“人屠”,但明眼人都能看出,白起只是为秦昭襄王背黑锅。正是秦昭襄王下令杀死赵国45万降卒。赵武灵王也绝不会想到,他的放虎归山,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为什么赵武灵王要送秦昭襄王回国?真是放虎归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