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昭德皇后王氏的结局吗?接下来给大家带来相关文章
昭德皇后王氏是唐代第九位皇帝德宗李适的皇后。王氏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父亲是秘书长王辉。秘书长主要负责国家图书馆的收藏和编辑。这个职位相当于现在管理国家图书馆的干部。虽然官员不大,但他们属于“国家”的标题。王氏是一位真正的官方女性。
在李适做奉节郡王期间,王氏嫁入皇家李家,并于上元元年生下王子李念,即后来的唐顺宗。
正常情况下,王氏嫁入郡王府的生活应该是逛街,约个闺蜜喝下午茶(唐朝风气比较开放,女人可以出去,甚至可以参加宴会,和男人一起坐),或者在府里上演宅斗剧什么的,然后吃瓜子翘二郎腿,坐下来看王位争夺的起起落落。如果幸运的话,李适PK赢了,以后很可能会和宠妃或者皇后混在一起。
但有时候历史比较调皮,往往不按常理出牌,谁叫王氏嫁入皇室李家恰逢其运势不佳。
[img]235864[/img]
李适出生于唐玄宗,是唐玄宗的第一个孙子。在李适的青春期,他的生活有点坎坷。14岁时,“安史之乱”爆发,李适跟随皇室部队逃往蜀国。
既然是逃命,人员自然要精简,李适的生母沈就留在了首都。此后,沈失踪了,李适成了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找生母成为李适后来没有间断的重要工作,但直到他去世,沈还是没有消息)。
逃跑的路上不太平。李适的祖父,也就是当时的王子,秘密策划禁军士兵进行兵变,杀死了玄宗宠爱的杨贵妃。兵变直接导致李恒和玄宗父子分道扬镳。玄宗去了蜀国,李恒去了灵武当皇帝。
李恒登基后,组织各方军事力量积极平叛,与兄弟打架,与父子兵作战。李适和他的父亲李宇都参与了平叛工作,很快脱颖而出,成为皇室的中流砥柱。李宇死后,李适登基为德宗,封王为淑妃,仅次于皇后。
史书上关于王的记录文字不多,但从现有的数据分析来看,李适和王的婚姻关系应该很好。李适少年失去了母亲。自安史之乱以来,他一直过着美好和平的生活。
李适曾先后担任奉节郡王和鲁王。后来,他担任了世界兵马元帅,负责叛乱的结束。如果李适饱受战争、家庭和国家的痛苦,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和考验,那么王氏就是一朵白莲花,一直陪伴着他。
虽然王氏只是一位淑女,但后宫里没有后宫。淑女已经是最高的职位了。对于王妃来说,她也很努力,也很快乐。她保持云朵开放,看到月亮。她身边有一个溺爱她的德宗,膝下有一个爱她的儿子李诵。一切似乎都令人满意。
但我想说的是,历史有时是如此的顽皮,它总是不那么令人满意,谁叫王嫁给一个性格和行动非常矛盾的皇帝丈夫。
历史上,李适是一位充满矛盾和悲剧的皇帝。李适的父亲代代相传,由宦官登基。他非常喜欢宦官,尤其是被派往世界各地的宦官。当李适是皇太子时,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缺点。当李适登基称帝时,他杀死了暗示不同地图的宦官刘忠义。
李适在位初期,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颇具中兴气象。如果这种势头继续下去,李适可能真的会改写唐朝的历史。
不幸的是,李适性格的另一个特点决定了他无法在唐代创造ZTE。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与他的出身家庭和早期的成长经历有关。李适是一个怀疑和不安全的人。他在位26年,共有35位首相,平均每位首相在位不到一年。
[img]235865[/img]
首相这样的高管变化如此频繁,更不用说其他职位了。这表明李适对高级官员的不完全信任直接导致了他在位期间的所有执政政策,唐朝ZTE只能成为一个美丽的梦想。
李适认为,正是因为节度使统治一方,藩镇的强大力量导致了安史之乱。即位后,他一直试图削减当地藩镇节度使的权力,甚至毫不犹豫地使用武力。但由于朝廷人事变动频繁,政治基础不稳定,李适的武力削藩给自己带来了“奉天之难”。公元783年,泾原镇士卒变,攻占长安,唐德宗李适仓皇逃至奉天(今陕西乾县),并被变军包围一个多月,历史上被称为“奉天之难”。
李适跌跌爬爬地逃到奉天后,等他慢过神来准备下诏平叛时,突然发现玉玺忘了带(我真是汗流浃背)。
换句话说,李适14岁时和他的祖父唐玄宗一起逃跑。可以合理地说,他应该有丰富的逃跑经验。但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他逃走了,忘记了玉玺。(当我写这篇文章时,我真的很着急。我想爬进电脑,回去用棍子敲他。你是猪头三。我见过官员丢印。当皇帝丢失玉玺时,你真是独一无二。)
玉玺几乎相当于皇帝的身份证和命令世界的信物。可以假设,在当时的环境下,如果玉玺不小心落在了手里拿着兵权的人手里,万一这个人碰巧心怀不轨,然后随便抓了一个叫李的傀儡皇帝,世界上就没有李适了。
幸运的是,还有一些人并不困惑。在关键时刻,王淑妃采取了行动。她拿出逃跑路上一直紧紧抱在怀里的包袱,把包里的玉玺交给了李适。李适太激动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她只是拉着王淑妃的手叫爱卿。
正是由于王的冷静和冷静,德宗才能继续发号施令,指挥各行各业的人民平定叛军。鉴于王的关心和成就,唐德宗更爱她。
[img]235866[/img]
王氏在流亡期间怀孕了,但孩子来得太晚了。叛军围城,城里的粮食早就用光了,皇帝只能吃糠咽菜,更别说妃子了。城外硝烟弥漫,城内缺吃少穿,对孕妇来说,基本的休息和营养是无法保证的。十月怀孕时,王生下了一位公主,出生后几天就去世了。这对母亲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加上流亡期间没有好好休息,营养跟不上,但也总是被叛军吓坏,王病倒了。
后来叛军平定下来,德宗顺利返回长安。平乱的大臣们自然奖励他们的功行,王也是一个有功的人。当然,他们也应该给予奖励。德宗属于皇后,但王的身体一直没有好转,皇后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被推迟。王的医生已经两年没有好转了,他的身体越来越差。李适看到他爱的妻子也很心痛。
李适决定不等,立即举行封后大典,以感受王氏危难时不离不弃、勇保玉玺的功劳,也为王氏冲喜。
公元786年,唐德宗李适宣布成立王淑妃为皇后,成立仪式隆重,百官朝贺。王在病床上挣扎着,被帮助勉强完成了加冕仪式。加冕仪式刚刚结束。那天,皇后去世了。她成为唐朝历史上最短的皇后,只有半天。
王后去世后,李适悲痛欲绝,为她素衣七天。后来,李适命人写《昭德皇后庙乐章》。作为一个文采不错的皇帝,他对关心妻子的文稿要求很高,经过几次修改才最终定稿。由此可见,李适对美丽的皇后有着深厚的感情。
昭德皇后王氏的结局是什么?唐朝只做了半天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