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907年朱文篡位灭唐,到公元960年赵匡胤夺位灭后周,仅仅53年,却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的朝代。在过去的53年里,有12位皇帝,也就是说,平均而言,一位新皇帝将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出现。在这12位皇帝中,暴君和昏君占多数,但其中一位被称为五代第一位明君。
这个人就是柴荣!柴荣从小就在郭威的丈夫家。他谨慎而坚定,受到郭威的喜爱,并被收养为养子。柴荣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商人一起卖茶,对民间人民的苦难非常了解。历史上,他“外表英奇,擅长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公元951年,郭威成立后一周,柴荣被命令治理他的州。他处理了当地治理为政清肃,盗不犯境。
[img]235513[/img]
公元954年,后周太祖郭伟去世。郭伟没有把王位传给女婿张永德,也没有传给侄子李重进,而是传给了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的柴荣,后来是周世宗。
柴荣继位后,全军练卒,裁掉冗弱,招抚流亡,减税,使后周政治清明,人民富裕。西败后,他夺取了秦、凤、成、阶四州。三征南唐,获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连克二州三关。从柴荣的角度来看,他确实是一代明君。
柴荣曾豪气干云地说:“我要以十年开拓世界,十年养人,十年致太平!”柴荣励精心治理,锐意改革,南征北战,开拓疆域
。不幸的是,天不假年,他只当了五年多的皇帝就病死了。假如他活得更长,赵匡胤怎么了!
[img]235514[/img]
柴荣虽然英明神武,但没有洞察力,也不会认识人。柴荣没有发现赵匡胤的阴险和狡猾,被赵匡胤表面上的忠诚和诚实所迷惑。当然,柴荣和赵匡胤是崇拜的兄弟,不像小说里说的那样。
柴荣不断提拔和重用赵匡胤,最终任命赵匡胤对殿前进行检查,掌握了禁军大权。这是一个致命的决定,为赵匡胤后来的陈桥兵变、黄袍和篡位提供了条件。为什么柴荣从张永德手中夺走了如此重要的禁军大权?
原来柴荣北伐辽国时,中途感染了疾病,于是率军返回。回老师路上的一天晚上,柴荣看书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写着“点检作天子”的小木牌。当时的点检是张永德,张永德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女婿,与柴荣相比,似乎更有资格继承王位。看到这块木牌,柴荣自然对张永德心生戒备。当他回到首都时,他撤回了所有装鬼永德的人。此外,他任命认为诚实忠诚的赵匡胤接替他。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正是这位赵匡胤在柴荣死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依靠禁军的支持,在陈桥发动兵变,加上黄袍,反击了首都。
[img]235515[/img]
当时,首都控制在三位首相、王溥和魏仁浦,他们也是柴荣非常信任的孤儿大臣。然而,他们的表现令人失望,这再次证明了柴荣没有认识人。
当他们得知赵匡胤举兵造反,即将进攻首都时,如果他们立即决定坚守首都,然后呼吁附近城镇的秦王,不一定是谁会死。不幸的是,他们没有这样做,而是跑回家睡了一觉,看着首都被赵匡胤攻占。柴荣七岁的儿子柴宗训在皇帝的宝座上被抱了下来。
由此可见,柴荣虽然英明神武,但确实是一位明君,却一无所知。然而,他重用的将军赵匡胤却背后有反骨,夺取了儿子的王位。在最关键的时刻,他托孤的大臣范质等人无所作为,既无能又无忠诚,使得最后一线的活力悄然溜走。
柴荣,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是如何伤害儿子失去王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