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往往是残酷的。没有人会为失败者感到难过。历史总是由成功的人写的。为了保持胜利的果实,胜利者经常“斩草除根”失败者的后代,或者流放边境永远不会有麻烦。
[img]235272[/img]
元朝末年,除了朱元璋,还有渔民陈友谅。然而,随着陈友谅死于中箭,关于他的记录几乎戛然而止,这让人好奇——他的后代去了哪里?事实上,他的儿子最终被送到了朝鲜,并被封为国王。现在韩国有很多陈的后裔。
湖北绵阳人陈友谅,从小生活贫困,靠钓鱼勉强果腹。长大后,他开始与“天完皇帝”徐寿辉混在一起,他的地位和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陈友谅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计划,组建了自己的团队,杀死了徐寿辉,在武汉建立了大汉政权。在势力最强的时候,陈友谅拥兵百万,相比之下,朱元璋的人马少得可怜,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当陈友谅率领60万军队准备一举消灭朱元璋时,连朱元璋的下属都主张逃跑或投降。
谁知道鄱阳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陈友谅的主力被清理干净,陈友谅自己也在突破中死亡。这时,陈友谅的儿子陈丽才12岁,于是他的老部苏定等人把陈丽护送回武汉,举行了登基称帝仪式。然而,朱元璋并没有给大汉生存的机会。第二年,他派军队攻打武昌。得知将军张必先被俘,陈丽失去了斗志,主动打开大门投降。
[img]235273[/img]
为了收买人们的心,朱元璋最终没有杀死陈丽,而是下令封他为侯,让他继续住在南京。然而,陈丽毕竟是一位皇帝,在湖光地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他还与尚未灭亡的大夏皇帝有着友谊。毕竟,这是一场灾难。这些事情让明太祖朱元璋喉咙痛,想要迅速摆脱它。然而,如果他杀了陈丽,就会引起人们的恐慌。
于是朱元璋想出了一个计划。他下令将陈理流放到附庸朝鲜——朝鲜离中原很远。流放后,陈理再也不可能回到中原了。@ 朱元璋还特意委托朝鲜国王“善待”陈理。果然,陈理抵达朝鲜后受到了各种“优待”。尽管此时他被封为陈王,但抵达朝鲜后,他只得到了一些薄田、一个女仆和一些米豆。一年后,朝鲜国王又送来了四石米和十瓶酒。四年后,陈丽死于饥饿和疾病的双重折磨。
[img]235274[/img]
陈丽去世后,他的头衔也被明朝剥夺了,但陈丽的后代在朝鲜扎根并繁殖。现在他们是真正的韩国人。在韩国,作为姓氏之一的“陈姓”,很大一部分人都是陈友谅的后代。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每年都有许多姓陈的韩国宗族前往湖北寻找根源,并来到陈友谅的陵墓前祭拜,以认识他们的祖先。
陈理的身份是什么?为什么朱元璋没有杀他,而是把他封为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