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陈安的事,
在古代,王位和官职都是世袭制。如果普通家庭的孩子想加官进爵,他们要么在战场上勇敢地杀敌,取得巨大的成就,要么在寒窗里努力学习,争取有一天考上状元。
明朝有个学生叫陈安,在寒窗苦读了几十年,被称为当地十大才子之一。陈安在明洪武30年2月的科举考试中排名第一,也就是状元。考上状元是光宗耀祖的事,但几天后,陈安被皇帝命令处死。
为什么是这样?原来,科举考试录取的51名学生都是南方人,考官也是南方人,这引起了北方学生的不满。他们说考官收到了南方人的贿赂,所以他们偏袒南方人。
[img]234663[/img]
为了发泄愤怒,北方学生联合写了一本书,告诉他们科举考试一定很棘手。我希望皇帝能清楚地检查一下。这件事在民间引起了很大的噪音。有人说考官收了南方考生的钱,也有人说考官有地域歧视。朱元璋得知后大发雷霆,立即下令复查试卷,希望能增加北方考生入仕。
过了一段时间,考官们提出了大量失败考生的试卷。这些答案不仅文理不好,而且言语冒犯。他们真的不应该被选中。看到这个结果后,朱元璋什么也没说。
然而,失败的北方候选人对这样的结果并不满意。他们认为考官故意为皇帝选择了答案不好的试卷,有些人在法庭上相信这样的话,所以朱元璋再次生气,严厉惩罚了所有涉及的考官。
考官被流放了。当然,选中的51名学生也需要再次审查。状元陈安在审查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批评,并被扣上“混乱圣览”的罪名。就这样,有真才实学的状元郎被解除名誉后被处决。
[img]234664[/img]
6月,朱元璋亲自面试,重新录取了61名学生,这次大家都是北方人。这是明朝著名的南北名单,这次发生的不是科举考试中的欺诈和反欺诈,而是朱元璋平衡南北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可以看出,2月份确定的状元陈安没有错,只是卷入了皇权之间的斗争。可惜一代才子这样死了。南北榜案发生后,朝廷上地区的关系越来越激烈,帮派成为常态。
为什么陈安考上状元后会被皇帝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