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李自成的历史与刘邦非常相似。@ 刘邦的根据地是陕西,李自成本人是陕西人。此外,他们的背景都很低。刘邦只是一个亭长,李自成只是一个驿站的小官员。
[img]234156[/img]
@ 他们都死在乱世的格局中,从众多起义军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的主人(或短暂成为)。众所周知,他们的结局完全不同。前者创造了一个伟大的汉朝,后者很快就被打败了。那么,李自成做错了什么,让自己不像刘邦那样稳定呢?
[img]234157[/img]
李自成得天下真的太顺利了,以至于他看不清天下的情况。秦朝被推翻是许多军阀的努力,而不仅仅是刘邦一个军阀的结果。秦朝灭亡后,刘邦仍花了四年时间与项羽展开争霸战。在此期间,刘邦输了无数次,最后一次打败了项羽。可以说,刘邦最后的胜利完全来自他的预期。刘邦不仅能打下天下,还能知道如何坐稳江山。
[img]234158[/img]
另一方面,李自成,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李自成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赢得世界的。每个人都知道明朝的生命不久,包括那些没有学习的人。李自成起兵东征,其实根本不想攻下京城,只想占领山西地区。谁知道,最后李自成竟然如此顺利地直接攻下了京城。形势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李自成的预期。当时李自成自己也说,根本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成为皇帝。
得天下太快是好事吗?对于预谋已久的人来说,自然不是坏事。但对李自成来说,无疑是接受了他自己无法控制的东西。明朝灭亡后,李自成的军队立即从数万人扩大到数十万人。此外,李自成还必须成立一个文官集团来整顿世界。换句话说,李自成手下有一半以上已经成为明朝的降兵。而这些降兵自然对李自成不太忠诚,清军入关后,这些人又转而效忠满人。
[img]234159[/img]
李自成曾说过一句话,他说:“我的故乡是陕西,有一天得到了世界,我已经回去了。听到这些话,大家可能会觉得很熟悉,好像哪个名人也说过同样的话。这个名人是项羽,项羽在洛阳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另一个有远见的人骂道:“难怪楚人戴皇冠只是一只猴子。这句话真的没有错。项羽还是很生气,把这个人处死了。
事实上,李自成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像刘邦,但他的内心实际上更像项羽。一个对世界感兴趣的人不会关心他的亲戚或他人的眼睛。一个每天想到光荣祖先的人怎么能得到世界呢?李自成的抱负和知识就是这样。难怪@ 他的百万军队将被几万后金军队打败。
[img]234160[/img]
而且,李自成最终根本没有人可用,周围的人都是有异心的人。李岩本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大师。我不敢说他的军事实力有多高,但他的愿景绝对足够准确。李岩的眼睛足够准确,但会惹恼李自成。毕竟,李自成只是一个眼光敏锐的老鼠。他根本听不进李岩的见解。@ 李岩终于死了,死得很委屈。
[img]234161[/img]
鹿鼎记中还提到了李自成。当时李自成偷活了。虽然他足够英雄,但面对李燕的后代,他仍然表现出羞耻。如果李燕不死,恐怕李自成不会输得这么快。但历史上没有如果。如果你输了,你就输了。李自成不如别人。当然,他没有资格稳定国家。
都是白手起家 刘邦成功了,李自成为什么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