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朝最吝啬夏原吉是什么样的人?

说到夏原吉,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这个人的历史故事。

明朝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的壮举,但在明朝,有人坚决反对朱迪继续实施。郑和下西洋的多次实施甚至动摇了明朝的基础,使原本富裕的明朝经济衰退。第一次提出这一说法的人是明朝翰林院的文官。

公元1421年,翰林院给朱迪上了一章,说郑和下西洋。虽然明朝与周边地区的关系有所改善,但使臣太多,相关部门不知所措。最好公开告诉世界,规定各国来朝贡的周期,三年一次,五年一次。你为什么这么说?

朱棣即位后,一系列重大举动使大明遭受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朱迪到位后,迁都北京,疏通大运河,清理山东河床,用民工16.5万人;此外,他还用3000名文士编写了3.7亿字的永乐仪式;此外,巨大的成本是派遣巨大的船队到西洋,一个是寻找朱允炆,另一个是宣传大明的国威。渐渐地,朱棣的野心使大明的经济雪上加霜。

他的许多做法都是非常不必要的。例如,当他刚刚成功篡位时,为了得到更多的支持,他决定用巨大的石碑来赞美朱元璋,但使用的石碑重达数万吨。皇帝的英雄精神是用金钱积累起来的。到目前为止,这些纪念碑仍然放在南京的郊区,根本没有开始建设。纪念碑太大了,当时不能移动,今天也不容易。但是翰林院文官的建议朱迪根本没有放在心里。直到一个人出现,他才是原朱允炆户部的右侍郎,夏原吉。

[img]234118[/img]

当时,朱迪篡位攻破城门时,夏原吉还在为国家算账。后来朱迪攻城成功,朱迪的手下把他带到朱迪身边,朱迪骂他,说你帮周为虐。夏原吉不慌不忙地说:我的君主死了,作为大臣殉道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请法外施恩,宽容我三天。朱棣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再过三天就算清账了,我作为大臣忠于职守。朱棣被他的临危不乱和忠于职守所感动,后来被提拔为户部尚书。夏元吉全记得世界财税,随身携带小本子,非常尽职尽责。

夏元吉反对郑和下西洋

正是夏元吉的尽职尽责,才让他发现朱棣多次派郑和下西洋。不仅如此,朱棣派郑和下西洋花费了数亿美元,财政负担全部压在夏原吉的肩上。为此,夏元吉设立了盐务衙门,用盐卡设施提防贪官。即便如此。明朝仍难以承受郑和下西洋带来的经济负担,夏原吉成为郑和下西洋最大的反对者。,永乐朝一开始很有钱,后来朱棣造光了,夏元吉给朱棣提建议,但朱棣不听。朱棣造光了明朝的钱怎么说?

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说的是和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但是明朝花的是冤枉钱,做的是亏本生意。比如印度洋等地的松木和胡椒,当地的价格是一斤一两,明朝买的时候是一斤二十二,其他东西也是一样,原价是十倍二十倍。明朝此举的本质是一种炫耀,叫做厚往薄来。更可怕的是,郑和不仅下西洋厚往薄来,还要加大对外国使臣的奖励。比如郑和船队第一次访问满拉加国后,以国王为首的540名庞大使臣来到中国,明朝赏赐他们的物品,包括黄金百二、宝币四十万贯、数千件珍贵丝绸面料。可见郑和下西洋赔本,就是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后来,来自世界各地的使者贪图明朝的奖励和经济利益。他们来的人越来越多。例如,他们最初规定每年来一次,每年来三次。例如,他们规定每年有10人,他们突然来了100人、300人和500人。朝廷感到压力很大,最终形成了什么局面?

有些人只是通过朝贡政策欺骗朝廷的东西,但美味可口,最后拿回一堆东西,高进低出,给明朝政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高价购买的珠宝除了满足皇室的需要外,没有任何好处。在海外购买的高价香料也积压了很长一段时间,几乎相当于浪费。朝廷不得不将这些香料转换为工资并分配给官员。

本来官员的工资应该是发钱发米的。现在呢?发苏木、胡椒、大明会典:今天还用胡椒苏木;折两京文武官的工资。每一斤苏木合宝钞是五十贯,胡椒合一百贯。京官呢?70%以上的工资发给你苏木、胡椒,30%发给你禄米。官员别无选择,只能把这些东西卖掉,换成生活所需的钱或物品。可以看出,为了维护朝贡制度,明朝对朝贡实施了物质刺激,并以比原价高几倍的奖励回报了他们带来的货物。显然,这是一笔亏损的生意。根本不划算,但朱迪不是经理账,只是政治账。他的举动意味着告诉来中国朝贡的国家:中国换了皇帝,改年了。当你再次见到我时,你必须见到永乐皇帝,而不是建文皇帝。

1421年,朱迪迁都的愿望在一年前变成了现实。12年后,它终于在1420年建成,但无数工人死于这场艰苦的战斗。朱迪在新建的宫殿里遇到了来朝的使节。这时,朱迪沉浸在他精心制作的繁荣景象中。然而,即使是这张骄傲的成绩单也没有削弱朝廷反对出国的声音。

夏元吉拒绝给朱迪拨银子

1421年是一个多事之秋,宫中发生了一起莫须有的杀君案,这场冤狱死了2000多人。朱迪本人也遭受了灾难,当时帖木儿国沙哈鲁王送了他一匹马,结果立刻摔倒了,摔伤了。皇帝的受伤,成了帝国衰落的征兆:新建的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瞬间变成了火海。火光让人想起建文帝消失的那天晚上,朱迪开始陷入恐惧。他一迁都,就开始烧皇宫。真的很不吉利。朱迪被迫下了《罪己诏》,号召全世界的臣民向他提出建议。

[img]234119[/img]

同年,广湖饥荒和福建瘟疫盛行,25万人死亡;安南叛乱使帝国财政更糟。原因是紫禁城的建设和官方要求原木使当地人民负担不起,然后叛乱。夏原吉成为整个明朝最尴尬的角色。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朱迪仍然决定第三次亲征漠北的鞑靼人。夏原吉拦住朱迪说:你再也不能去了。你不能再为人民和金钱而努力工作了。迁都和下西洋都要花钱。朝廷没有钱。后来,让朱迪骂他,夏原吉坚决不拨一两银子。在愤怒中,朱迪下令罢免夏原吉,并被关进监狱。

然而,夏原吉是一位诚实坦率的大臣。他冒犯了朱迪,朱迪派人抄他的家。朱迪以为自己是财政部官员,家里可能没有多少钱,但最后只抄了一些布和米。在朱迪亲政武功回师的路上,他在榆木川病重,临死前说:夏原吉爱我。

朱迪的话意义深远。直到他去世,他才知道北征是劳动人民和金钱的损失,这让士兵们受苦。正是他决定去西洋、迁都和多次北征(多次失败)。原来,郑和去西洋是件好事,但朱迪的收入表明,国威花了很多冤枉的钱,这使得大明的财政入不敷出。他失去了国库里所有的钱。再加上其他重大措施,大明逐渐衰落。


明朝最吝啬夏原吉是什么样的人?明朝最吝啬夏原吉是什么样的人?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