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4年,太平天国运动在全国15个省份横纵,攻略了500多个城市,但对满清政治格局影响很大,即让沉睡200多年的汉族地主力量重新崛起,满蒙贵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满清八旗子弟不堪一战,许多满蒙高级将领也被太平军除掉。这样,如果清朝皇帝不让汉人督抚掌握实权,就只能等待被“驱逐鞑靼人”。那么,死于太平军之手的八旗高级将领是谁呢?一人开枪自杀,另一人被小兵割喉。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img]233955[/img]
1.伊克坦布,满洲正白旗人,贵州清江协副将(二品武官),率领1500名绿营兵进入广西镇压太平军。1851年初,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掀起反清运动,伊克坦布、周凤岐等汇兵进入紫荆山区消灭“贼寇”。出发前,伊克坦布充满信心,用10个袋子装绳子,准备俘虏拜神教会众。结果,伊克坦布兵败,本人跌到桥底,被小兵砍下头。在这场战争中,清朝意识到太平军无法与天地相比。
2.乌兰泰,满洲红旗人,广州副都统,后任都统(从一品武官),非常擅长使用火器,有研发人才,被称为“火器专家”。1852年4月,在龙寮岭一战中,屠杀太平军及其家属3000多人,名声大噪。五月,乌兰泰率6000兵马在桂林郊外与太平军作战,在将军桥上被枪杀。死后,清朝称他为“忠武”,是武官的最高荣誉。要知道,清朝成立268年,只有八个人被称为“忠武”,连岳飞后裔岳钟琪将军都得不到。
[img]233956[/img]
三、福珠洪阿,满洲正黄旗人,官至总兵(正二品武官),靠镇压天地起家,作战十分勇猛彪悍,有八旗入关前的风采。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突破南京仪凤门,福珠洪阿率领200名亲兵与林凤祥进行巷战,拒绝投降。结果,200名亲兵全部被杀,福珠洪阿拔出佩刀自杀。在这方面,福珠洪阿还是挺硬的,对得起自己的祖先,对得起八旗铁骑的荣誉。
4.霍隆武,满洲镶黄旗的人,著名大臣文军(林则徐得力干将)的儿子,官职江宁都统(从一品武官),战功卓著,地位显赫。1853年3月20日,林凤祥、李开芳率兵突破南京内城(满城),霍隆武率兵与之进行巷战,并发动妇女儿童上阵,表示与城市共存。结果霍隆武身上有4弹5箭,拔刀自杀,以免被俘。
5.善良,爱新觉罗(皇室),满洲红旗人,官至江宁将军(八旗驻军最高指挥官),是清朝江南的支柱人物。太平军突破南京外城后,祥厚率4000八旗子弟死守满城,拒绝两江总督陆建英入内。杨秀清投降时,他拒绝出城,说要以身殉国。结果太平军进了内城,绝望中拔剑自杀。
6.吉尔杭阿,满洲镶黄旗人,晚清开明大臣之一,善于处理对外关系。如果他不死在战场上,估计没有曾国藩和李鸿章。吉尔杭阿靠镇压上海小刀会起家,深受咸丰喜爱,晋升为江苏巡抚(文官正二品)。1856年6月,秦日纲兵团攻破扬州后,偷袭九华山大营,吉尔杭阿分兵前往截击,扎营高资烟墩山。结果,太平军以火力优势摧毁了清军的防线,直接进入了大营。吉尔杭阿拿出手枪,敲了敲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img]233957[/img]
7.和春,满洲正黄旗人(上三旗中第一旗),地位显赫,官至江宁将军,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控制江南、江北各路八旗、绿营兵,算是方军统帅。和春一路从广西追杀太平军到南京,立功无数,被认为是洪秀全力敌。1860年5月,和春因中忠王李秀成“围魏救赵”之计,分兵1万余人救援杭州、湖州,导致“江南大营”第二次被摧毁。六月,和春在绝望中上吊自杀,“江南大营”不复存在,曾国藩崛起,控制四省军事,湘军成为消灭太平天国的主力军。
8.和尚格林沁,波尔只有斤氏(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姓氏)。他在清朝被称为博尔济吉特,出身高贵。后来,他被授予博多勒加台亲王称号。他仍然是“世袭无替”。他是皇室以外唯一的铁帽王。1855年4月,僧格林沁全歼林凤祥、李开芳北伐军,后在霍山黑石渡击败扶王陈德才20万太平军,成为满蒙集团军事上的绝对支柱。1865年5月,僧格林沁独自冒进山东菏泽高楼寨,遵王赖文光埋伏,7000蒙古马队全部阵亡;僧格林沁躲在麦田里避难。结果,他被小兵张皮找到,直接割喉,死了。
伊克坦布、乌兰泰、福珠洪阿、霍隆武、吉尔杭阿、和春、和尚格林沁等八旗高级将领都死于太平军,这对满蒙集团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吉尔杭阿、和春、僧格林沁之死,改变了晚清军政格局。曾国藩湘系集团在春季败亡后,能够染指东南各省的军政事务,这是汉族地方势力崛起的契机;和尚格林沁被杀,满蒙集团再也没有人可用。曾国藩、李鸿章等汉族督察将触角伸向北方,控制清朝武装力量。在这方面,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非常大:满蒙集团衰落,被压制了200多年的汉族地主力量,重新崛起,晚清的权力模式被重组。、
盘点历史上死于太平军之手的八旗高级将领,他们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