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明朝大臣魏大中是谁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明朝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深受皇帝信任,出任司礼监,秉笔太监,被称为“九千九百岁”。
他只手遮天,排除异己,扰乱朝纲,使朝廷烟雾弥漫。他的爪牙遍布全国,使社会动荡黑暗,九州大地民不聊生。
魏忠贤的权力实际上达到了 “我只知道有忠贤,却不知道有皇帝”。大多数正直的官员都害怕,但他们敢生气,不敢说话,而年轻一代则奉承和帮助老虎。
[img]231569[/img]
正是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时期,一群官员奋起反抗,冒着生命危险弹劾魏忠贤。虽然他们没有改变局面,但他们给奸商带来了痛苦的打击。其中一名官员来自浙江嘉兴,因弹劾被迫死亡,留下了永恒的声誉。他就是魏大中。
魏大中(1575-1625),字孔时,是嘉兴府嘉善县(今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授官行人,后官给工程和官员中等职务。
魏大中作为科道言官,廉洁自守,嫉恶如仇,极度讨厌魏忠贤等阉党,多次带领同事上书弹劾,引来阉党咬牙切齿。
魏忠贤指示他的手下弹劾魏大中,因为他别无选择。混乱的朝纲必然导致黑白颠倒的悲剧。正直的魏大中被降职到官方职位,并被释放。
魏大忠在外任期间,仍然无私地工作,努力减轻人民负担,受到爱戴。后来,他回到了家乡嘉兴府嘉善县。
我以为离开政坛可以得到一点安宁,阉党却拒绝放过他,诬陷他受贿。
明天启五年(1625年)夏天,一队锦衣卫来到嘉兴府嘉善县。他们是奉魏忠贤之命来查魏大中的财产,想以他受贿的名义坐下来的。
[img]231570[/img]
一路上,他们一边寻找路线,一边考虑如何分配抄袭家的“油水”。很快,他们来到魏大中家门口,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原来魏大中一家住在木屋草房里,吃着粗茶淡饭,连衣服都是自己编织缝制的。
这些锦衣卫不是省油的灯。第一反应是魏大中提前得知消息,把金银财宝藏起来,于是狠狠地说:“好,你这个贪官,赶紧交出来,不然你会吃苦的!”
魏大中毫无畏惧地说:“我没有金银财宝,我当官不是为了发财。”
锦衣卫们听不进去,马上翻找,把魏大中的家弄得一团糟,就是没有找到任何金银珠宝,“捞油水”的想法瞬间落空。
事实上,魏大中从不贪污,为数不多的工资也大多用来帮助穷人,家里除了几本书,真的没有什么贵重的东西。
即便如此,气急败坏的锦衣卫仍将魏大中逮捕,并将其押送京城审问。
在狱中,魏大中被各种酷刑,面无畏色。即使魏忠贤再次拉拢,他仍然没有屈服。@ 51岁时,他被诬陷坐赃死亡。
[img]231571[/img]
杨涟、左光斗等人在同一时期被迫害致死,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等人被阉党杀害。他们六个被称为“前六君子”。
崇祯皇帝即位后,魏忠贤迅速被铲除。朝廷还为魏大中平反,赠送太常卿和“忠诚节”。魏大中也被称为“明朝三百年来第一个忠诚坚强的人”,并进入嘉善六贤祠。
在当时危险的环境中,魏大中能够出淤泥而不染,以死捍卫正义,被称为民族脊梁,值得我们所有后人铭记。
谁是明朝大臣魏大中?弹劾魏忠贤却被迫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