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大名将。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很多人可能听说过“战国四大名将”这个名字,指的是战国时期四位非常有名的将军。虽然他们被称为战国时期的四名将军,但他们实际上是两个国家的人物,即世代敌人的赵国和秦国。赵国又有两个,廉颇李牧,秦国也有两个,白起王坚。那么,这四位名将各有各的成就,以至于他们能够并列四位名将呢?
[img]230924[/img]
战国时期兵法达到顶峰也与其特殊时代有关;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从最初的数百人到后期的数万、数十万甚至数百万战争,这在二战时期是极其壮观和罕见的,这也创造了大量的天才军事家和著名的将军。
战国四大名将在战国时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和卓越的战略,令后人难忘。他们是战国时期站在众多名将顶端的四个人。他们有什么著名的成就来支持他们?
信平君-廉颇
在赵惠文王的早期,东方六国是齐国最强大的。、齐秦各为东西方强国。赵国首当其冲,秦国欲东出扩大势力。秦王多次派兵进攻赵国,以消除障碍。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国改变战略,实行合纵,于公元前285年在中阳与赵相会。与韩、燕、魏、赵四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大败齐军。其中,公元前283年,廉颇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占阳晋,威震诸侯,廉颇班师回朝,官拜上卿。
廉颇以其勇敢和勇敢而闻名于诸侯国。长平之战初期,他以坚持的方式成功抵抗了秦军。长平之战后,他击退了燕国的入侵,杀死了燕国的栗腹,并要求对方割五城求和。公元前251年,他击败了燕军,任以为是相国,被封为信平君。当他到达赵襄王时,因为失意,他去了魏国大梁和楚国,去了魏居大梁,然后老人死在楚国,葬在了寿春。
廉颇早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震惊了七雄,但晚年,郁郁不得志。所谓“廉颇老了,还能吃吗?”就在这个时候,廉颇转投其他国家,但都失败了,于是郁郁结束;对于绝世名将来说,这也是一场悲剧。
唐朝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建议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将64人,为他们设庙,包括“赵信平君廉颇”。同时,只有孙膑、田单、赵豪、李牧、王坚被列入寺庙名单。
[img]230925[/img]
武安君-李牧
武安君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之一。深受士兵和人民的喜爱,具有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战斗中,他多次打击敌人,没有失败,展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特别是在破匈奴战争和肥料战争中,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上步兵团全歼骑兵团的典型例子,后者是围歼战争的例子。
公元前229年,由于多年的战争和北方地震,赵国大面积饥荒,国力相当弱。秦王嬴政乘机派将军王坚亲自率领主力直接前往井兴,杨端率领河内士兵入围赵都邯郸。赵王任命李牧为将军,司马尚为副将军,全军抵抗入侵秦军。
不幸的是,赵王虽然把全国军队都交给了李牧,但并没有真正信任李牧;秦王用反间计买了陷害廉颇的赵王迁近臣郭开,让郭开散布谣言,说李牧和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
赵王一听,立即暗中安排陷阱捕捉李牧并杀死他,司马尚就被废弃了。只过了三个月,公元前228年,王坚利用这一趋势击败了赵军,平息了东阳地区。赵洋死了,颜聚逃走了。秦军攻打邯郸后,俘虏了赵王和颜聚。赵公子佳逃出了王位。公元前222年,秦灭代俘虏了公子佳,赵国最终灭亡。
武安君-白起
白起出生时,秦国的国力非常强大。秦昭王十二年来,秦国制定了东进战略,打败三晋,谋求世界。强将成为秦国最迫切的人才。秦昭王是一位雄心勃勃的霸主。即位后,他继续实施商鞅的法国政策,彻底实施军事爵士制度,提拔平民人才。白起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顺应时代。
白起指挥了许多重要的战斗,一生中有70多场战斗,没有失败。伊阙战役歼灭了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清了秦军东进之路。打破楚军,进入营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崩溃。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大的包围敌战先例,为被后人尊为一代名将奠定了基础。
[img]230926[/img]
白起的战斗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白起擅长分析敌人和我的情况,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和战术,对敌人发动毁灭性的攻击。例如,在伊克战争中集中力量,每一次都被打破;严英战争中的心脏战术,并附有水攻击;华阳战争的长途攻击。长平战争假装击败敌人,使其摆脱既定的位置,然后分割包围战术,歼灭敌人。
秦国用反对计划欺骗了廉颇和后来的李牧,但赵国并不愚蠢。他花了很多钱买了秦翔范菊的坏话;后来,白起也很配合。秦王让他和赵作战。他拒绝了,秦王自然怀疑;最后一代战神杜邮被杀。
武成侯王坚
根据《秦本纪》的研究,王坚是一个比白起更传奇的存在:
十一年来,王坚、桓伊、杨端、叶取九城。王坚攻打和杨坚并为一军。18日,军归战食以下,什么推两人参军,取叶安阳、桓将。
十八年来,王坚、下井陉、和将河内、邯郸大兴兵攻赵、端、围。
十九年来,王坚、屯得兵想攻赵地东阳,赵王。秦王之邯,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恨。秦王还从太原和上郡归来。始皇帝的母亲和太后崩溃了。赵公子带领他的家族成百上千的人,自立为代王,东与燕合兵,军上谷。饥饿。
二十年来,燕太子丹患有秦兵到国,恐惧使荆轲刺秦王。秦王意识到,他理解柯偏袒,使王坚和辛胜攻击燕子。燕、代发兵击秦军,秦军破燕易水之西。
二十一年,王贲进攻。是益造诣的王坚军,随后破了燕太子军,取了燕蓟城,获得了太子丹的第一名。燕王东接辽东,王之。王坚谢病老归。新郑反。昌平君迁于营。大雨雪,深二尺五寸。
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坚,强起之,使将军击荆。从以南到平舆,俘虏荆王。
二十四年,王坚、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自杀。
[img]230927[/img]
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贲将,攻燕辽东,得燕王喜。还攻代,俘代王嘉。王坚随后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五月,天下大。
王坚一生都没有失败,因为王坚从来没有打过一场不确定的战斗,从楚国可以看出,必须找到秦王60万军队愿意出去,这是王坚仔细计算,但秦王不听,让李信率20万,结果惨败,也要让王坚出去,给60万军队,结果灭楚。
王坚也是四大名将中唯一的善终存在。即使在整个古代名将史上,他也比王坚更能做人。估计没有了,只有李靖、郭子仪等几个人能比得上。
关键是王坚的后人也很厉害。他的儿子王本是虎父,无犬子,也是绝世名将;孙子王离就不多说了。他打败了项羽,后来摔倒了(有人猜测他被项羽杀了);虽然历史上没有多说王离的后代,但从晋朝琅琊王的家谱中提到,王离有两个儿子,长子王元,次子王威。王离投降了项羽,王离家的人纷纷出逃,否则秦二世和赵高肯定会毁了他们满门。王元逃到临沂,成为琅琊王的祖先;次子王威逃到山西太原,成为太原王的祖先。之后,王氏家族多次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并不强大。
战国时期站在众多名将顶端的四个人是谁?他们的成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