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十二路诸侯逢泽会盟时,魏惠王为何自称夏王?

你喜欢魏惠王的故事吗?

魏惠王,魏武侯之子,魏国第三代国君。魏惠王在父亲去世时与弟弟公仲丝争夺位置。这时,在公孙奇的策划下,韩赵联合进攻魏国,在浑浊中击败魏军,将魏惠王围困在军中。然而,在如何处理魏国方面,韩国和赵国存在分歧。

赵国希望魏国割地,而韩国主张将魏国分为两个国家,魏国分为两个国家,国力将大大削弱,不再对韩国和赵国构成威胁。赵国不同意韩国的主张。韩国不高兴,连夜带着军队离开战场。因此,惠王能够保住他的王位。

[img]230870[/img]

浑浊的失败并没有损害魏国的活力,第二年(公元前368
年)魏对韩赵发起反攻,败韩于马陵,败赵于怀。魏国打败了韩、赵,保持了独立,但三晋联盟破裂。

随后,由于秦、齐的崛起,韩、赵、魏再次成为联盟。魏惠王将国都从安邑东迁至梁,又称梁。魏惠王迁都梁后,便于统治广大东部地区,加强对东方诸侯的控制,抵消齐国在淮、泗诸侯中的影响。

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召集了十二个诸侯国,包括宋、卫、邹、曹、鲁、陈、蔡、徐等淮泗地区的小国,以及战国七雄中的秦、赵。

魏惠王在各路诸侯面前摆出天子仪仗,效法齐桓公九合诸侯,自称夏王,并在诸侯之间发号施令,试图以逢泽之会确立魏国在列国间的统治。那为什么十二个诸侯国都不敢反对呢?

[img]230871[/img]

事实上,魏国当时是中原霸主,魏惠王即位是魏国的鼎盛时期。早在魏文侯时期,以李悝为相,实行政治改革,以乐羊、吴起为将领,富国强兵,开拓大片领土,使魏国一跃成为中原霸主。淮泗地区的小国自然不敢反对魏国。魏惠王迁都大梁时,鲁、宋、魏的国君去魏朝见魏惠王。文侯、武侯后,魏惠王成为诸侯的领袖。

出乎意料的是,作为战国七雄的赵国和秦国为什么不反对魏惠王呢?为了联系赵国,魏惠王将榆次(今山西榆次)和阳邑送给赵国,并与赵军联盟漳水。此时,赵国自然没有反对魏国与赵国的盟友关系。

[img]230872[/img]

秦国是另一个阴谋。商鞅认为秦国的势力暂时不是魏国的对手,建议以尊魏为王的方式麻痹魏惠王。公元前344年,商鞅奉秦命游说魏惠王,劝他先称王,然后阴谋齐楚。魏惠王傲慢自大。为了满足他的虚荣心,他召开了一次会议。

会后,魏国的力量引起了诸侯们的恐惧,因此韩国和齐国在反对会议的情况下走得很近。公元前341年,齐国采取了引诱敌人的深入策略,歼灭了10万魏军,魏军教练庞娟自杀,王子申被俘。然后齐、秦、赵从三面攻击魏国。齐宋军队围攻魏平阳。
公元前340年,秦国商鞅大破魏军。在如此沉重的打击下,魏国失去了中原的霸主地位。


十二路诸侯逢泽会盟时,魏惠王为何自称夏王?十二路诸侯逢泽会盟时,魏惠王为何自称夏王?

,,,,,,,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孙斌与庞涓谁更厉害?孙斌与庞涓有何历史故事
  • 一代奇人鬼谷子门下有两位得意门生,此二人便是魏人庞涓与齐人孙膑。孙膑、庞涓都是战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春秋战国的舞台,有...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

  • 乐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伐齐?
  • 乐毅伐齐的原因: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乐毅伐齐是一个有争议的事件。然而,这场战斗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将从历史资...

  • 孟子简介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 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至约公元前289年)、名科、字子舆(待考、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

  • 战国史上鲁庄公是谁?鲁庄公是如何好色误国的?
  • 遇到一个不守妇道的老婆,鲁庄公自然就惹了一些麻烦。说,漂亮的女人是老虎,这不是,一个好国家的君主,“娶妻不淑”,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