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6月4日,整个事变持续了一天,最终以李世民的全胜告终。作为失败者,李建成和李元吉当场死亡。几天后,李渊下令李世民为皇太子。两个月后的八月,李渊宣布退位,李世民继承了王位,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这一年,他虚岁只有29岁,还不满而立之年。如此年轻,令人感慨。
从玄武门到登基,李世民只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他为什么能这么快?你知道,李渊当时身体很好,精力充沛。李世民如此匆忙地登基,会给人一种“错位”的口碑。这对他很不利。
玄武门改造后的“洗涤”,窦皇后只剩下李世民四个儿子了。没有人能和他一起抢位置。他可以当皇太子一段时间,然后自然继承皇位。为什么这么不耐烦?
[img]230609[/img]
李世民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权利交接,主要是因为两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一是外部因素,突厥入侵。对唐朝来说,武德九年六月,除玄武门之变外,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突厥入侵。杰利可汗亲自率领突厥入侵,来势凶猛。在李世民开始之前,李建成计划在大军征服突厥的宴会上杀死李世民。不幸的是,在大军出征之前,他先“挂”了。突厥大军从西北进入唐朝,势如破竹,直接进入长安。在这种生死存亡之际,李渊和李世民不能犹豫。李世民刚刚解决了他的两个兄弟,现在他有责任和义务站在前面解决危机。
武德九年八月八日,李世民正式到位。二十天后,突厥军队袭击了渭水的便桥。即位后,李世民立即派兵遣将军。他自己冲到前线,在便桥上谴责杰利可汗背信弃义。
杰利可汗看到李世民和他背后士气高涨的唐军,完全不像经历了政治动荡。杰利可汗计算进攻不能利用,应该抓住几乎,所以他和李世民握手,带领军队撤退。
[img]230610[/img]
第二个是内部因素,李渊本人不想当傀儡。玄武门事变当天,李世民的将军尉迟敬德将武器带到李渊的大厦,名为保护,实际上是软禁。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便大赏功臣,完全不把李渊放在眼里。可见此时李渊已被架空,李世民已掌握实权。虽然李渊可以继续当皇帝,但李世民不会太着急。但是,面对国难(突厥入侵),当傀儡有什么意义呢?总有一天他会退位。早一天晚一天有什么关系?最好自己当太上皇,让李世民自己解决那些困难的事情。
在上述两个因素的交叉作用下,玄武门发生变化后,李世民迅速到位,迅速稳定朝廷政局,成功实现权力交替,果断解决突厥入侵,开启了唐代的新局面:贞观长歌。
李世民是如何在两个月内从玄武门政变到登上皇帝宝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