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孙皓有哪些轶事典故?孙皓是如何使东吴灭亡的?

孙皓(243年~284年),吴县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吴大帝孙权之孙,吴文帝孙和之子,东吴末代皇帝(264-280年5月1日)。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简介

孙浩是孙权废太子孙和之子。孙浩的祖父孙权非常喜欢这个孩子,他被命名为“彭祖”。
赤乌十三年(250年),父孙之间的王子之位在二宫之争中被废墟,迁往张王(治浙江省安吉县),太元二年(252年)被封为南阳王,然后迁往长沙(治湖南省长沙县)。

[img]230371[/img]

建兴两年(253年),宗室孙军杀死当时执政的孙、妻、叔、诸葛恪,将孙和押送新都(治浙江省淳安县)。后来他被杀了,孙和正妃张妃也自杀了。何姬说:“如果都死了,谁来养孤独?”于是孙浩和他的三个异母弟弟被何姬抚养长大。

永安元年(258年)10月,孙休即位,将侄子孙皓封为乌程侯,娶滕牧的女儿滕芳兰为公主。在去封地的路上,一位名叫景阳的西湖居民向孙浩展示了他未来无限的未来。孙浩很高兴,但他不敢向外人透露。

永安七年(264年),吴景帝孙休去世,群臣尊孙休的朱皇后为太后。虽然孙休有儿子,但蜀汉刚刚灭亡,交趾(郡治今越南北宁)叛乱,东吴大为震惊,想成为一个老君主。左典军万迅曾担任乌程令时,与孙皓关系很好。于是向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推荐孙皓,说孙皓才知明断,很有当年长沙桓王的风采。濮阳兴和张布说服朱太后让孙皓继位,更好学,遵守法律。今年,孙皓二十三岁。

孙浩在位初期,执行明政,沉迷酒色,专门杀人,变得昏庸暴虐,名声大,震惊了中国,让晋武帝感到恐惧。四年(280年),西晋攻破建康,投降,被命名为归命侯。太康五年(284年),孙浩四十二岁去世洛阳。

历史评价

陈寿:郝之淫刑所滥,陨死流氓,盖不胜数。群下人人都很紧张,日日以冀,朝不谋夕。它的荧茫,巫祝,交致吉祥,以为至急。昔舜、禹鞠躬,至圣之德,犹或矢誓众臣,给违女毕,或拜昌言,常若不及。形势凶猛顽强,肆行残暴,忠诫者惩,诽谤者进,虐待他们的人民,极度奢侈,宜腰首分离,感谢人民。既蒙不死之诏,复加归命之宠,难道不是旷荡之恩,太厚之泽也哉!

[img]230372[/img]

薛莹:浩昵近小人,刑罚放滥,大臣诸将,人不自保,此其亡。

吴主英俊,宰辅贤明。

李世民:王莽伪行仁义之道,始无止境;孙浩权施恩之风,始无止境。二子犹船之泛的巨浪,毁在不遥之中,若马奔千里,困其即将来临。

轶事典故

恶人视己

孙浩不喜欢别人看自己。当朝臣们见面时,没有人敢抬头。首相陆凯建议:“君臣之间没有不认识的理由。如果发生意外,每个人都不知道如何找到你。”于是孙浩允许陆凯抬头看自己。

掉包疑云

建衡两年(270年),吴末帝因左夫人王氏之死过于悲伤,几个月没有露面,而王夫人的葬礼非常豪华。人们苦外戚何氏的傲慢已久,所以民间传闻孙皓早已死去,在位其实是何都,长得像孙皓。事实上,这场葬礼是为了埋葬真正的孙浩。他还说,孙的后代章安侯孙奋或上虞侯孙奉中的一个将夺回王位。后来,他们都被杀了。然而,人们总是感到可疑。


孙皓有哪些轶事典故?孙皓是如何使东吴灭亡的?孙皓有哪些轶事典故?孙皓是如何使东吴灭亡的?

,,,,,,,

  • 东吴四英将军之一:鲁肃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物?
  •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每个人都认为鲁肃是一个胆小的人。在草船借箭和东风舌战群儒家思想是诸葛亮的追随者,在单刀会议上是...

  • 揭秘三国残暴亡国孙皓:杀人手法多如牛毛
  • 孙浩是孙权的孙子,孙和的儿子。孙权一百年后,他的小儿子孙良登基,当了六年皇帝。孙权的另一个二子孙休登基,但六年后也去...

  • 揭秘东吴名将吕岱:如皋名将为孙权做出了巨大贡献
  • 东汉海陵县如皋人吕岱,字定公。出生于公元160年(东汉延禧三年),初为郡县小官,汉末战争,投奔孙权,驰骋疆场,身经百战,为...

  • 三国大将丁奉:诸葛亮未被截杀 以行为秀智慧歼敌
  •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记得诸葛亮祭东风的细节。周瑜嫉妒孔明,想在祭风的时候除掉他。他派了两名将军带领100名士兵迅速前...

  • 东吴名将丁奉战魏军以[行为秀]开场 依靠智慧歼敌
  •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记得诸葛亮祭东风这一细节,周瑜妒忌孔明,想趁孔明在祭风之际除掉他,派了两名大将带领一百个士...

  • 孙权定都张洪一锤定音,对其言听计从
  • 张洪告诉孙策,即使世界的总体趋势,他的思想也是前卫的。他说:北方有太多的英雄,所以做一些事情并不容易。最好去南方,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