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明朝宰相李廷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
明朝皇帝喜欢走极端,比如有的勤勉得要命,有的懒得出奇。
勤劳的人如明太祖朱元璋,他几乎每天都在写作,批阅公文,几十年如一日,堪称皇帝中劳模的典范。
[img]229307[/img]
懒惰的人,如万历皇帝朱义军,在统治中期后开始被动怠工,创造了30多年来“蜗居”紫禁城的记录。在此期间,他既不听政治,也不公开见大臣,更不用说阅读奏折了。
有这样一个超级懒惰的皇帝,必然会创造更多有趣的记录。例如,他的首席大臣(首席首相)李廷机创造了一个记录,他甚至写了123封辞职信,但仍然没有得到皇帝的回应。
无奈之下,他只能自作主张,自己辞职,一个人暗自伤害回到了家乡。
李廷机,字尔张,号九我,福建晋江人。万历十一年,他高中进士,成为翰林院的编辑,后来多次加官进爵,从国子祭酒,一路升职,成为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成为明朝最高权力中心的一员。
李廷机为人正直,做官廉洁,口碑极佳,但不幸的是,他遇到了千年罕见的懒惰万历皇帝朱义钧。
李廷机进入内阁后,首先要面对来自世界各地堆积如山的公文、奏折,忙得不可开交。
更有甚者,由于万历皇帝常年不接朝臣,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李廷机的人手不够,只能一个人做几个人的工作。
即使工作压力很大,他也要处理复杂的党争。
当时东林党人想推李三才、郭正域入阁当宰辅大臣,李廷机无疑正好挡住了他们的路。
因此,东林党人每天都写奏折,编造是非攻击李廷。
有人说,万历皇帝不是不看奏折吗?别人写奏折诬陷李廷机,他怎么知道?
事实上,万历中期后虽然多年不上朝,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朝局一无所知。
[img]229308[/img]
万历一朝,既没有宦官之乱,也没有外戚干政,也没有大奸臣控制朝政,还开展了远征朝鲜、平定杨应龙等重大军事行动。这一切都说明万历皇帝有自己的信息渠道,以一定的方式有效控制和控制朝政。
因此,李廷机无法承受东林党人的压力,担心自己不能全身而退,于是给万历皇帝发了辞职信,准备回家养老。
为了向皇帝展示他辞职的决心,他还卖掉了房子,让全家先离开首都,找到了一座寺庙作为临时住所。
然而,李廷机的辞职信却如泥牛入海,一直没有回应。于是,他又连了四封奏折,但仍然没有得到万历皇帝的回应。
在这种情况下,不情愿的李廷机继续写折子,一个接一个地向万历皇帝表达了他越来越强烈的辞职请求。然而,这些辞职信就像寄给空气一样,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而李婷的机身也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势头,仍然坚持不懈地为万历皇帝辞职,直到写到第123封,但仍然没有得到万历皇帝甚至一个字的答复。
这时,李廷机卖掉房子住进寺庙已经五年了。
[img]229309[/img]
于是,李廷机彻底绝望了。他冒着被杀的危险解雇了自己,主张跑回老家养老。
俗话说,“天下不是王土,率土之滨不是王臣”。古代官员虽然地位显赫,但却失去了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自由。他们与皇帝完全有仆人关系和个人依恋关系。一个臣子未经皇帝同意擅自离开,这在当时纯粹是不忠和背叛。
幸运的是,万历皇帝没有惩罚这个“逃兵”,默认了他的离开。
四年后,前大明内阁第一辅助李廷飞机在家乡去世。然而,这一次万历皇帝的反应非常迅速。他给了李廷飞机“少保险”的称号,并将其命名为“文节”作为纪念品。
李廷飞机死后,万历皇帝终于给了他一个回复。大明的第一个助理,住在寺庙里五年,连续提交了123封辞职信,应该能笑九泉。
明朝宰相李廷机是谁?他提交了123份辞职书